中美两国在对待孩子吃饭问题上的差异
(2009-04-07 10:47:10)
标签:
中美教育孩子吃饭中美文化中美家庭混血儿孩子吃蔬菜问题育儿 |
对她的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实在是因为婷和然也都不爱吃蔬菜,要吃也就那么固定的几样.我家孩子们的饭量都跟猫一样小.但孩子们的身体都还壮,个头都高,体重都正常,我平时到是很注重孩子吃东西营养上均衡,从不让孩子去吃快餐,垃圾食品.零时吃的也少.可乐等饮料更是没让她们喝过.但至于她们吃多少饭菜,我也没有去强求过.几次回北京,看到同年龄的孩子们一吃一大碗,我心理这个羡慕,还曾经自我表现检讨过:"肯定是我做的饭不够好吃"...
带着这位妈妈的困惑,我在网上搜了一搜,摘抄下几个小片段给我的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荐介.特别是在中美文化混合的家庭,一定要了解,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有不同.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是为了孩子更好,就不要去争吵了.父母,家庭的爱和快乐对孩子比吃饭多少更为重要...
下面是摘来的文章:
看看中美两国孩子吃饭的差异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哪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 孩子坚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我从来没 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好像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 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 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 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 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 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 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 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矿,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 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 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 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 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 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 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 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 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 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 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 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
宝宝为什么不喜欢吃蔬菜呢?
陈医师告诉记者,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所选择的食物种类开始慢慢减少,然后固定在几种食物上,之后,不管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都会自然而然地经历 一段“食物恐惧症”时期,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拒绝品尝所有他们没有吃过的东西。再过一两个年头,孩子的口味又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孩子开始喜欢吃蔬菜、水 果了,而有些孩子则可能对那些从前很爱吃的食物不感兴趣了。因此,家长对孩子挑食的习惯不必绝望,过些日子,也许他就喜欢吃了。
喜欢的与不喜欢的
同时,陈医师也谈道,经过他们长期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最喜欢吃的是肉类食物,如香肠、炸鸡腿、火腿等,然后是淀粉类食物,像炸薯条、蛋 糕、面包等;而孩子最不喜欢的食物是胡萝卜、莴笋、韭菜等;另外,同样一种食物,孩子更喜欢选择炒熟的,而不喜欢吃凉拌的。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家长就 应该懂得在膳食搭配上耍一些花招了,将孩子喜欢吃的与不喜欢吃的搭配在一起烹饪。
为何讨厌蔬菜口味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不喜欢吃蔬菜而非常苦恼,其实,这是因为蔬菜有其特有的味道和口感。一般而言,蔬菜都有点苦味或酸味,蔬菜的这种味道和它的纤 维质地都不符合幼小孩子的口味。另外,陈医师还告诉记者,母乳喂养的孩子,其口味偏好更加稳定,也更加多样,对蔬菜的选择尤其如此,究其原因,大概是母乳 中含有的各种味道要比奶粉多吧。因此,母乳喂养对孩子日后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