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说#习惯改变人生

分类: 远程炮专栏 |
欢迎一键点击关注自媒体公众账号“观察者说说”,作者生于江苏盐城,学于上海复旦,职涯始于南方报业,长期从事经济新闻采编一线,40不惑起转岗运营,目前任职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21世纪报系副总经理。
这些天远程君最喜欢的可穿戴设备misfit 没来由地罢工了,而在此之前的5个月时间里我每天跟它形影不离,洗澡睡觉都不拿下,每天至少点击这个小精灵十数次,看时间,看运动量,看睡觉的深浅度。
但是罢工的意思就是它不工作了,而且我尝试百度了多次还是没有找到原因。这跟5个月前不一样,那时候我在一场宿醉之后起身发现手腕上只剩下腕带没有了misfit精灵。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京东下单当天下午就送来一个一模一样的继续戴在手上,直至它前天罢工丢失毫无反应。
我想想这几天周身不安不自在的原因,或许跟它有关。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有它的存在,进而习惯着自己的生活细节方面的某种规律。
我在犹豫是否该再下单买一个,还是顺其自然地趁机摆脱它的依赖。毕竟,类似运动手环这样的物事,我还有几样替代品,也许没那么完美,但固执地不改变,不也是没法寻到新的进步么?
关于习惯,有些这样的说法。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成为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汀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爱默生
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王尔德
今天就跟小伙伴们聊聊这个话题。
不好的习惯有可能害死人,好的习惯却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小学生如今正在认真学习的类似简单道理,往往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却渐行渐远。不是么?
人人都有惰性,诸君亦不能免俗。世事人情,磨平了斗志,消逝了激情,没什么可在意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成了常态。但即使是岁月,谁真的能甘心逐流任凭内心波澜不惊呢。
人到中年,远程君越来越欣喜于,像孩子一样,学会简单的重复的训练,希望能保留一点点的习惯。嗯,你要说是个性,特点,也挺好。(顺便说一声,观察者说说计划再想开些栏目,包括曾经坚持过较长时间的《与老戴齐飞》、《远程炮专栏》、《观察者说说》、《老友记》等,同时也希望能够邀请到我的小伙伴们,来观察者说说写写稿呗。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就算是逼自己练练手练练笔吧,谁说这不是一个习惯呢。但话不能说得太满,毕竟,我们太多的承诺转头成空了)
有些习惯是主动的,比如跑步,基本算是能坚持下来了,3年逾3000公里的跑者,尤其是完成20个马拉松赛事后,感觉跑步给人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身心愉悦,而且也是自信满满福流满满。虽然偶尔也被误解为不务正业,但是那种跑在路上,有熟悉陌生人大声say
hi或者击掌give me
five,那种在工作中,遇到同道跑友相逢会心一笑,或者线上互动频繁线下偶遇惊咤”原来是你“的惊喜,难道不是我们内心的感动常在?
也有些习惯是被动的,比如早起。远程君身边类似都市圈里生活的媒体人士若是不需打卡上班的话,十之八九起床吃午饭是常态。然后突然一夜之间,自觉早起早睡了,不用说,一定是家里娃出来了,于是想懒睡也没得懒睡了,节奏肯定跟娃们走,先是喂奶换纸尿片,后来是送娃上学。总而言之,这种跟不情愿地早起上班打卡的习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好的习惯莫不是自发志愿坚持完成的,古今中外皆然。
你可别说,让成年人向娃们学习,多少不可思议,但现实是,这不仅仅是有道理的而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欣喜。你曾早早还给老师了的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哪个不是在娃们的关注下慢慢改正,比如不说脏话,比如不闯红灯,比如专心致志,比如力争上游,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多少父母在童言无忌的疑问中,放弃了争吵,乖乖做个人前人后谦逊有礼的好爸爸好妈妈的。
当攒足了一撮人进行中国式过马路的时候,你会看到会睁大眼睛死死拽着你的手,你的耳边传来清脆的娃娃音:爸爸,红灯停!!!你的滋味如何?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变,但是一旦惰了,也常常难以恢复。
比如跑步,远程君练习跑步的时候,立誓每天五公里发微博有图有真相,否则狠狠地自罚。后来养成了习惯,因为工作或者身体状况不方便的时候,一天不跑就格外难受。
还比如点头摸手机。远程君这些年一直有想悬赏求戒微信微博的冲动念头,但是在强大的社交力量面前,内心原本并不强大的远程君更是自觉举旗投降。我们痛恨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叹息自己时日无多无所事是,但是,离开手机真的就无法生活了么?其实不必然。离开网络真的错失几十亿么?其实真的也没有。想想父辈们,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活得也可以十分的精彩。
也有些习惯真的很难养成,远程君自觉愧然。
比如我很羡慕我的一个同事朋友,她不声不响地,已经在随手记上坚持每天记账1000天了。我的天啊,我最多坚持过20天。
还有一个朋友,坚持每天写日记
,坚持超过了10年。我的另一个朋友戒酒,天啊,他真的戒了啊。要知道,我身边很多很多的朋友,包括我,永远有理由被说服重启酒桌生活。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早些年曾经还在报纸、杂志,以及各大网站上开设过几个专栏,比如远程炮专栏,比如与老戴齐飞,比如老友记啥啥的,曾经有不少朋友包括我的领导都无比鼓励我能坚持写下去,哪怕不能一天一篇,一周一篇也行。但是,但是,都曾坚持了许久,毁于一朝的倦怠。
嗯,说到写作。记得98年南下加盟南方报业,终于分到一间小宿舍的时候,我就幻想能有钱买个书桌,后来是电脑,后来立下宏志希望自己每天能写1000字,换得人民币80元。但是房子有了,书桌买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一体机,都有了。日记废掉了,写作功力也越来越差,以至于渐行渐远。
还有些习惯真的要改。最近也一直在反省,转岗做媒体经营以来,我说的最多的承诺就是回头聚聚哈。结果,各种原因,还是聚不来。既然这样,何必许诺。远程君最近在改正,将之前的口头禅刻意地改成,择日不如撞日,有空见空说。虽然如今的社交多客气寒喧,彼此也真的很忙碌,但是君子一诺千金,真的重视,就一定言必行,行必果。
思来想去,得出结论,好的习惯一定是要有惩罚机制,一定是要有朋友监督。
那么,我的铁杆忠粉么?你们会监督哪些习惯呢?
据说
行为心理学研究说,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使是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很可能变成了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