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远程著《家电江湖》刘健东序:新闻理想与产业抱负比翼齐飞
(2010-11-17 23:46:27)
标签:
刘健东广州南方日报远程炮家电江湖杂谈 |
分类: 远程心情 |
重提这段关系,因为这段关系就是一段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明白现在,更不可能想象将来。戴远程经常抱怨,这么多年,他干得很苦、很累。有人说他矫情,我却深感其实,在一家传统党报经营专业产经新闻所须体味的转型之痛,我和他都有切肤的感受。
在竞争最为充分的家电江湖,戴远程能有今日的江湖地位,他应该感谢始于2002年8月6日的那一场震动全国的党报改革。7年7次改版,南方日报打造了《南方财富》这一常态性的经济新闻版面,更培育了包括《3C周刊》在内的专业产经新闻周刊,新闻记者的专业分工也随着版面的细分而细化,南方日报由此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专业产经记者,戴远程就是其中的一个。整个南方日报的产经新闻队伍,都应该为自己身处一个改革的时代而庆幸。因为改革,南方日报走出了“唯政府”的怪圈,走向了市场;因为市场,专业的产经新闻记者从边缘昂首走向了前台,加入了与市场化媒体竞争的行列,并在竞争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正因为他的“独立”,戴远程一直是有个争议的记者。对一些他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实际上他也并不总是正确),他会坚持,一些时候几近偏执。曾经因为对一条稿件的处理有不同意见,他可以在两天内用短信不断“骚扰”我(怎么说我也是他的领导啊),短信从中国广州一直跟踪到日本横滨。这就是戴远程,有时候简直难以容忍!但在我听到的所有对他的指责声中,从来没有对他业务能力的质疑。或许这应了一句话,没有个性的记者,很难成为一个好记者。
戴远程的作品终于要结集出版了,作为他曾经的“上线”、现在的同事和朋友,我由衷为之感到高兴。毕竟在家电江湖混了10年了,他确实该为自己留点东西了。“远程炮”这个专栏,是3年前的一个下午,在3C周刊的报题会上,由团队成员共同为戴远程度身定制的,他一度拒绝,说“杀气太重”,我们说“没杀气就不是戴远程了”。这个例会还敲定了评论专版的总名,“I踢馆”。这个当时还属于试验性质的栏目,一发就不可收拾,3年多下来,成为南方日报《3C周刊》的最受读者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包括戴远程在内的各位跑线记者,他们的个人专栏文章,比他们那些正儿八经的新闻稿要出彩多了。或许在他们看来,专栏里的那个“我”,才是真实的“我”。
当年为“I踢馆”贡献了智慧和笔墨的陈亮、朱健、陶国睿如今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团队,在各自的崭新平台上书写着职业新生,但是在心里,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也没有忘记我们。
本人应该算是南方日报第一位纯粹的3C记者,也是当年南方日报《IT周刊》(2005年改为《3C周刊》)的首任责编,感情上一直对3C团队有些偏爱。这点,我从不掩饰。但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每到关键时候它总是冲锋在前,以优异的业绩,强悍地回击了各种质疑,捍卫了专业记者的尊严,为党报在市场上赢得了尊重。某种程度上说,戴远程身上体现出的“不怕竞争、不易言弃”的个性,正是3C团队精神的一种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