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购物网站卓越亚马逊网看来是打算将错误进行到底了。一个月内第二次踏进了自己设置的价格陷阱里,并且再一次“不拿自己的订单当回事。”有人愤然封杀卓越,有人质疑卓越无耻炒作。而我坚持认为,整个过程就是自以为是的卓越网,在故意地不断挑逗网民消费者的维权神经,“我是流氓我怕谁”。
巧合的是,卓越制造焦点的时机总是选择在23日。去年12月23日,卓越网曝出“25元出售价值上千元精装图书”的乌龙事件,结果是卓越网翻脸不认人,可以道歉但坚决不肯照单发货;上个月的23日,卓越亚马逊网站再度陷入“硬盘门”漩涡,把原价599元的移动硬盘标上118元的超低价,引得不少网友下单抢购。可很快,网友们就发现这款硬盘以“缺货”的方式消失了,而成功订货的网友也发现订单被断然删除。两起类似的事件间隔刚好一个月,但处理方式却是越来越简单粗暴。这一次卓越网连道歉也省了,直接删了订单不算“因为出现差错在所难免”,并且扬言“若对此事处理不满意,顾客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强调“差错难免”,可能可以将账算在网购平台价格支付系统存在有待完善的漏洞,卓越网何不借机停业整顿,补好技术漏洞再开张?偏偏卓越又不承认这点,可见网友质疑卓越涉嫌忽悠网民、刻意炒作提升知名度,是有据可循的。我也认同此理。就在上一次对于“25元门”的事件评论中,我还弱弱地认为,卓越只不过是不敢担当罢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道歉姿态,说明他们还是心中有愧疚的。当时他们的公关小姑娘一个劲地追问我写博批评,是不是背后受人指使(真是无稽之谈,想想卓越公关这TMD的什么心态?)。而这一回,卓越又一次的拙劣表现表明,卓越如此不诚信,已经不是不敢担当的问题,而是缺乏最起码商业道德的问题。说到底,为了蝇头小利,卓越连自己的诚信底裤都脱个干净了。
不知道这个月的23日,卓越还会不会出现什么新的价格门事件?网民无妨可以关注下。但可以断言,在频频上演“狼来了”故事后,卓越在许多网民心中基本上已经是不诚信的代名词了。知名通信网络调查中,逾1/3的投票认为卓越网“缺乏信誉”;逾70%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再购买卓越网的商品”;有些愤激的网民正在采取卓越网上“订购大件家具、大电器,然后拒收”的方式报复。
就在卓越硬盘门事件爆发前几天,2010年1月18日,东方航空官方网站上也出现了“20元特价机票”乌龙事件,涉及若干重要航线,同样引起消费者疯狂抢购。一开始时东航和卓越亚马逊的态度一样,本想取消这些订单,或者最多给客户赔偿100元了事。但他们后来决定将错就错,承诺所有售出的20元“错价”机票有效。与卓越遭媒体和网民群起责骂不同,东航做了一场成功的危机营销,消费者欢天喜地,东航也借机“收拢人心”,赢得诚信美名。
也许卓越说,取消订单符合自家网购规定,但既然是商业交易,当然绝非儿戏,假如今天的订单,明天就可以单方面撕毁的话,恐怕卓越自己也无法面对他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了。作为网购时代的新兴商业,卓越如此不敢担当,不讲信誉,显然很可能给网络时代的商业秩序带来负面效应,谁能保证“标错价格”不是以后卓越们用来违约的借口和托词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