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京的会虫真多,无限感慨。
有同行羡慕称,身在北京做新闻,真是很爽。
我曾经也喜欢参加活动,有礼品送,坐飞机住星级酒店。
但是一年后我就觉得烦了,而且越来越想,会议能给我的采访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
在我看来,会议越来越成为一个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宾馆档次越来越高,场面越铺张越好,记者越多越热闹,
主持人越红火越牛气。最好还有无数个闪水灯摄像枪什么的伺候着,
哎。
会议新闻能透露出什么重要信息么?现在的记者争着抢线抢着去参加活动,目的无非只有一个,
即拿红包和通稿,其中红包是主要目的。通稿可能网上上传。不用听主办方长篇演讲,因为发言材料早已录好在邮箱,而且这些官腔话不听也罢。指望记者提问?不是安排好的,就是不疼不痒的。偶尔有激情记者或冒失鬼问出的,主办方又会打太极或者干脆没可奉告。
也难怪记者对会议内容不感兴趣,以拿了红包走人为唯一目的。
要说也不是所有记者拿了稿就算了,也是有一些略显敬业的,即想着如何发稿,给个交待啊。
于是先上网看看通稿情况如何,通稿写的好的,剪剪贴贴整个小稿交差先,通稿差的,先骂下企业公关,然后上网抄下资料整合一篇。当然兴致高的时候,认真写点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凡事就怕认真,一认真写,有可能就成出头鸟,会得罪企业,惹来封杀。毕竟企业要你传播的是企业软文和信息,要正面的。而一认真,很可能就是负面的,呵呵。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专版记者是不需要担心发稿的,如同现在兴起的网络记者,只要把企业软文贴上去就行,又没有成本。能当这种采编合一的记者,是多少的幸福啊,诸君到北京上海来找,很多良机。广州也开始朝这方面努力了,哎,徒羡啊。
综上,现在的大环境,做个挣钱的记者并不难,做个做合格的记者却是肯定很累啊,且越来越没有这样的环境了。
摘记。我当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记者,当然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也不是一个会挣钱的记者。这五年来,我一直都很辛苦地朝我理想的记者方向努力,但是越来越迷茫。
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跟不上趟了,该是退休的时候了吧。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吧。但我又常常不甘心,还好我这人没什么追求,随遇而安,否则也该是患上难治的抑郁症吧,像病人小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