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我是公关

(2006-04-24 22:05:00)
标签:

杂谈

我是记者,因此我不会参加以下类似的公关活动,同时坚决回避和抵制交往旨在发软文稿的公关人士:
其一,把所有记者都当作他们只会签到领红包,讨礼品,参加活动只是为了钱;(如一些以广告公司牵头组织的公关活动)
其二,把记者当作傻瓜,以控制记者言行和发稿方向为最大目标,动辙扬言“我(比你还)懂得媒体这一套。”(如此前的康佳公关主管,如一些日资企业公关)
其三,总宣称自己的活动很有创意,而同行公关操作很烂。事实上他们的活动搞得很夸张,多数为企业烧钱,而实质上他们的创意和提供的材料一文不值。(如某些奥美之流人士)
其四,总口口声声当面称老师,转身背后就识不人的那些人。(上海的部分公关)
其五,不知从哪得到我的手机号,总是客气得不行跟我电话要邮件,“帮忙看看稿件能不能处理”,然后每天用固话找我问何时见报。(以010、021居多。多数同行类我,已经在抵制010的发稿公司电话。)
其六,总把客户企业信息发过来请求处理,但从来不安排记者参与与客户企业的直接接触交流。(诸如多数上海,北京的以跨国公司为客户的公关公司,他们的工作其实比最本土的公关公司还简单,天知道他们怎么能这么好骗钱?)
其七,在客户出现危机公关时,总以为媒体刊发的文章,或正或负,都是另有所图,疑神疑鬼,或者胡思乱想。(诸多家电、IT类企业及其公关代理)
……
如果我是企业公关人士,我绝不会邀请以下这些烂报烂记:
其一,藉采访之名,行广告私利之实,尤其是不为报社而是为自己谋私利;
其二,藉采访之名 ,游山玩水,签了到拿了车马费和礼品就闪人;
其三,动辙跟公关企业人士宣称,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领域的稿都能发,什么领域的事都能处理;
其四,动辙以为自己跟企业高层很熟,以为自己很大牌,但实际上只是一面之缘,人家根本不认识你。
其五,动辙自以为是,故作姿态地问一些明知采访人士不便回答或者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或者根本是不懂装懂,从不作采访准备,而问出些三四年前的旧闻杂事,类似在索尼活动上问“你们松下……?”的问题。
其六,只是以为自己是记者,而动辙要求企业提供这个那个便利,把企业,公关人士当作使唤丫头。以为牛气大牌。
其七,以记者之居,行公关之实.并且用下三滥的手法逼企业就范……
如果我是编辑,我绝不会做这些勾当。
其一,自采自编,并且四处跑活动,但还总扬言自己不跑了。
其二,总抱怨记者写稿很烂,给自己找发大稿小稿的理由;
其三,总自以为是的肆意歪曲理解记者的主题,并自鸣得意;
其四,总认为外电,新华社,外报,网络上的东东是香的,而自己兄弟写的不行。事实上外面的很多都是自家早先做过的。
其五,总以为自己清高,而怀疑记者都是拿人钱财,得了好处。
其六,^
如果我是报社领导,我绝不会总要求下属静观其变。
我会努力创造谐团队,有矛盾就公开公正解决,绝不容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会努力平衡奖惩制度,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积累和劳动成果,绝不搞表面的平衡;
我会努力创造环境,为不同层面的采编队伍提供不同阶段的业务学习,职涯素质提升的空间;绝不会任其自流,要求下属静观其变,“欲将以有为时”,实质上的结果只能是其将有为时;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简单的生活
后一篇:百日小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