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六点出门。
原本辗转想通过坐地铁换大巴,但还是怕赶不及八点二十的飞机,直接打车120元去机场.赶飞的北京。
今天天气不太好,虽然我习惯了挑777这样的大机,但还是颠簸得厉害,尤其是起飞阶段,令我几乎要朝最坏的方式想了。
就在这个时候,看到我挣工分的报纸上编发的我的文章,更加剧了心中的郁闷。
原因不想再说了,我曾经幼稚地认为,因为人心是好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即使有分歧,也是会稍稍宽容和理解一些,协作一些,体谅一些。但事实上却往往并不如愿。
生活中是如此,工作上是如此,朋友圈子里也会如此。如果我们总想着对方能理解自己,体谅自己,而不更主动地避免的话。
采编矛盾可能就算是这样,甚而言之记者和编辑的矛盾简直就是不可能调和的。
因为我觉得现在一直在努力,总想不通编辑何以有这样的想法,何以做出这样的标题,何以作出选取这稿而不是那稿的原因所在。从业八年,做过记者也做过编辑,我算是够资深了吧。我跟每个编辑和领导的沟通都够主动够体贴了吧。但同样没辙。
不能确信别的记者是否会司空见惯,常常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认真写的,圈内同道雅俗共赏,网络转载热评无数,但是编辑就是不喜欢。考评不喜欢。而随手垃圾处理的东东,却往往被编辑视作珍宝。
激动不已。
我所在的传媒报业集团也算是国内最市场化最主流的之一。然而我们的编辑还有许多是刚刚毕业甚至多年来从没有过一线采访经验的同事,然而我们的记者还有许多压根没有采访只因为擅长网络整合擅长写作而成为骨干。有些人自视清高自以为懂得一切只有他最接近新闻真相,有些人只会指责记者不会写稿不懂得采访或只顾记者编辑不理解自己。
这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也知道并不能怪任何一个人,但我知道的是,这样的体制是有问题的。
我们应当更谦虚一点,但是没有必要回避矛盾;
我们应当更主动一点,所以必须努力学会协作。
问题就是,说的容易做的难。你真的相信以德服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