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姥姥,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典型靠务农为生的乡下老太太.她在此文中虽然仅有寥寥几次出场,却极其鲜明的说明了一个当时的社会问题:豪门贵族对下层贫民的歧视!可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正是这位他(她)们从没瞧得起的刘姥姥,演绎了另一幕感人至深的事,欣慰的同时令人感觉悲凉!这恰恰说明什么呢?有待深思---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第六回】,不明就里的凤姐使唤周瑞家的前去问询太太,当得知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凤姐儿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就这句话,先就凸显了当时社会的贫贱之别:是宗族不太近的穷亲戚,,只要前来投奔富家,终究逃不了趋炎附势之嫌-惹人轻视!王熙凤言下之意,她就不希望刘姥姥这样的下层贫民是她家的近亲!若两家都是豪门望族,那又另当别论了---
弄清了宗族关系的凤姐,嘴里边诉说着如今的家道困难,一边许诺给她二十两-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区区二十两,在当时的贾府充其量只能算九牛一毛而已.然而正是这区区的九牛一毛,给凤姐的女儿巧姐获救埋下了伏笔.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贾府衰败以后,这位最低下层的刘姥姥,却勇于救巧姐一劫并为她撮合一段姻缘呢?看看刘姥姥现身贾府后,凤姐等曾经都怎么对待她的---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凤姐先将那乱七八糟的花儿插了刘姥姥一头.众人笑道:“你还不扒下来甩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虽然在一般的人看来这只是在闹着玩而已,可这又一次暗中显现了贫贱之分的差别:贫民就可以任其戏耍,若是哪个达官贵人家的亲戚,谁敢如此戏弄?绕是如此,刘姥姥尚笑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多可亲多淳朴的刘姥姥啊!接下来凤姐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递于刘姥姥,偏挑了一碗鸽子蛋与刘姥姥.一副重且滑溜的筷子,去夹那滚圆小巧的鸽子蛋,掉到地上犹自不觉被耍,叹道:“一两银子一个,没听见响声就没了!”众人无心吃饭,尽看着她笑.其后,又将那黄杨木抠的整套十只杯子拿来,念她年老,只取其中最大的一只杯子灌了刘姥姥半醉,耍猴儿似的闹了多少笑话.来到栊翠庵,那位冰清玉洁,性情高傲尤胜黛玉的妙玉,因嫌弃刘姥姥脏,把她喝过的成窑五彩名贵小盖盅都欲丢弃.虽然现在的红学家追溯到妙玉的身份极其高贵,可即使这样不带凡尘俗子之气的女子,亦如此歧视贫贱乡民,可见当时是怎样一个社会.
临走,刘姥姥带走了些各色赠礼,感激涕零地走了.这样一个刘姥姥,收受了贾府二十两银子和一些物事之后,就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当贾元春这棵贾府背后的大树轰然倒下后,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憨厚淳朴的刘姥姥却没有退避三舍,前去探望之后,反而安慰凤姐,为她烧香祈福,并在关键的时候义不容辞地救巧姐度过一劫.这能不让人感觉讽刺吗:这个被贵族中人潜意识歧视的乡下老太太,却懂得知恩图报,适时帮了最爱戏耍她的凤姐一把,这说明什么呢?再看看那位出身高贵性情高傲的妙玉,她那么歧视贫民,连一个乡下老太太喝过的茶杯也容不下.可她自己呢?再冰清玉洁不还是被歹徒所迷,掳走后下落不明,她的清白,她的高洁亦无从保证!她凭什么瞧不起下层贫民呢?她嫌刘姥姥脏,可她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沦落那些花街柳巷,被逼干着最肮脏的事!前后这一幕的对比真是太戏剧性,也太悲凉!这一切难道不应该引人深思吗?即使在现代,这样的现象亦有之.在那些豪门望族狂妄,歧视下层人物的同时,还是得提醒他们一句:“歧视别人等于歧视自己,难保以后不会落难被人看笑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有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保证永远凌驾于别人之上呢---”
[央视旧版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曾经卖房卖地,倾家荡产,只为救出深陷青楼的巧姐,论她收受过贾府的财产,充其量能有多少呢?她值得为了凤姐这样做吗?这个情节与书籍红楼梦有所改动,因而暂不拿出说事,可一样引起我们敬重的-还是刘姥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