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遵化深山探寻千年古刹——寺下庄之夹山寺遗迹

(2015-05-30 13:14:46)
标签:

道观

庙宇

山下

将士

唐王

分类: 遵化古寺

距遵化县城西南45里平安城寺下庄之北夹山上,原来有座古刹,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夹山寺,又名慈应寺。因古刹夹在羊鼻子岭和龙脖子岭的两山之间而得名夹山寺。遵化古有“南有夹山,北有禅林”之说。据传说,这里原是块“游龙戏凤”的“宝地”。古寺北面的高山尖叫“凤凰顶”,远望像一支凤凰鸟,头东、尾西,立在峰巅。一条苍龙蜿蜒曲伏,由东侧盘环在凤脚下,龙头在山底,凤立于峦峰,一上一下,大有清东陵的慈禧陵隆恩殿正中趟垛的“凤引龙”浮雕图案之感。建年无考,只知唐贞观二年(628年)的高僧省义重修,金、元复修,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僧省广再修。宪宗朱见深赐额曰“慈应”。

据传,正在修葺期间,唐太宗李世民征东路过此地,患病驻扎于寺前的平安城。随将尉迟敬德乘机来此一游,省义僧求助于他,敬德遂上疏唐王。病愈后的李世民不仅赐银,又命敬德助修。由于忙着东征,寺未竣工,敬德就随主东去。行至山海关附近,忽然想起此寺的山门未修,于是就地专修一门,上刻“夹山寺”三字。据今人谈,此寺确无山门,传说山门远在山海关附近,但无查考。金元时代相继修复,到了明代成化十六年(1480年),寺中住持省广重修,当时的宪宗皇帝朱见琛赐额曰“慈应寺”。之后,隆庆至万历年间(1568~1582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曾在此处借僧舍建行馆,来此疗养修长城、御外患之劳疾。他又于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倡议在寺侧建一凉亭,名“炎天冰雪亭”。由蓟辽总督刘应节题字、顺天巡抚杨兆书写、同僚王之弼立的《炎天冰雪》亭碣,今仍完好,尚存部分残碑。

夹山寺,因其依山傍水,河边又筑钓鱼台,遂为历代官客之避暑胜地。世代来此游憩之人络绎不绝。明代周英写有《夹山寺避暑》诗云:

扫榻还西岫,长松亦古邻;

溪亭时有约,尊酒自开频。

云汐空潭曲,花飞野老巾;

须知林下客,不是避秦人。

明戚继光《游夹山寺为陈、李孝廉读书处》诗云: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

属国己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

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1574年七月,戚继光在寺侧建一凉亭,名“炎天冰雪亭”。由蓟辽总督刘应节题字、顺天巡抚杨兆书写、同僚王之弼立的《炎天冰雪》亭碣,今仍完好,尚存部分残碑。 此亭位于古刹东侧,东配殿南面,约一间屋子大,上为四大坡的合瓦顶,下由四座砖柱撑着,中设石桌、石凳,供人小憩。亭子正面的横额上镶着“炎天冰雪”四大楷字,各方尺余。匾额的上款镌刻“北海刘应节题,关中扬兆书,关中王之弼立”;下款铭记的是:“万历二年秋七月吉日,定远戚继光创建”。

此后,寺舍历代修缮,较为完整。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县平安城以后,用以建筑军事堡垒而将寺院全部拆毁。

当年,这座古寺建筑宏伟、艺术精湛。虽然寺院偎依在深山沟里,方圆占地仅有十多亩,却建造“十八条街”、七十二道岔、四十二间大小房屋,楼台亭殿,一概俱全。寺院的南、西、北三面均筑有高阔的石墙,人们从东面拾级而上,迎门便是三间瓦房、当中设门,进屋遂见南北两旁站着3米多高的“哼哈”二将塑像。向前走十多步,是一层五间房的大殿(即东大殿),里面南北分列着“四大金刚”彩塑,比哼哈二将还高大。穿殿而过,便到了寺院的中心。此处系坐北向南,五间正殿横在北坎上,名为“古佛殿”(又叫“五花殿”)。殿内正中坐着一尊5尺多高的空心释迦佛铜像,两边是一些千姿百态的小铜佛像,此殿即是村民百姓进香、讨签、求斋之处。正殿西面仍是五间瓦房,名为西配房,殿内塑着“十八罗汉”,有立有坐,神态各异。东、西配殿的南面卧着两只赑屃(音币细),背上驼着两块记载着修葺寺院的石碑。再往南看,钟、鼓楼分列东、西两侧。鼓楼的西面(即寺院的西南隅)是一座魁星楼,中立高大的魁星塑像。另外,又在南、西、北三面排列着二十多间僧人的宿舍。据查,明代戚继光所建“炎天冰雪亭”即在古佛殿东侧,东西殿前面,约一间房子大,上为四大坡的盒瓦顶,下由四座砖柱撑着,中设石桌,供人乘凉小憩。戚继光所设的行馆,就在南面钟楼旁的僧舍中。

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还有着种种传说,吸引着众多有闲情逸致的人们。在《遵化州志》里,曾记载着“传有虺蜒曰大青、小青,祈雨辄应”之句。如今寺院周围村里的老人,仍不忘这个传说。传说,在东配殿里的梁檩上,人们见到两条大青蛇,一大一小,大的有皮缸粗,数丈长。它俩从不伤人,而且还给人办好事,如干旱时即行雨,还有人见它们显过灵,照得全寺一片青色,照耀得人们睁不开眼。拆庙时,又曾出现过这种情形。但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无从查考。

这里还有个“柏树变蓉花”的故事。相传,很多年以前,寺院里养着十条大狗,以防虎豹。这些狗专由一小僧喂养,开始,他从寺外拣来一个破缸底儿为槽子,每天喂些剩食泔水,可这些狗长得又大又肥。后来,十条大狗每顿只吃一槽子泔水就饱了,并且都肥头大耳,虎头虎脑,连小僧自个儿也觉得奇怪。此物被一老僧发现,夜里将此物偷走埋到寺院北山的柏树林。次日早,小僧见食槽丢失,忙禀告老住持。众人寻找中,发现偷东西的老僧在柏树林里寻找埋的破缸底儿,可他怎么也找不到了。众人眼看要捉到了他,他就急忙往山顶上逃去。当老僧登上蹛霓凤头顶,众僧也包围上来,他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活活摔死了。等老住持从山上下来,蓦地发现原来大片柏树林,变成了满坡的蓉花树,像是一张苍莽无垠的粉红色大绒毯。阳光辉映下,整个寺院金碧辉煌。这时,一种会说话的鸟儿在正殿前的老杏树上叫道:

  夹山里,宝物多,

  足有九缸十八锅;

  谁愿找来谁就找,

  不在前坡在后坡。

现在,寺墟的北山坡,仍生长着许多蓉花树,人们称它“荣华树”,表示吉祥富贵之意,可人们习惯地叫它“柏树林”。古来,不知有多少痴汉、呆儿,来此嶙峋的圮岗岫间寻觅这“九缸十八锅”金银财宝。然而,谁能够找到呢?

过去,当地人们对这里的“三官庙”也挺信服。在寺门外的东山坡上,原来有座庙宇,相传是塑着龙王的三个外甥,他们是汉人,自己虽不能治水,但当百姓祈祷他们时,他们就去请求龙王姥爷来行雨。历来每逢干旱岁月,连百八十里外的村民都来此祈雨。尽管传言是假,但却为夹山寺招来了很多善男信女、骚人墨客。

寺院被毁之前,寺门外曾有“一步三座莲花桥”的奇景,虽然仅仅是一步三桥,却也吸引着游客,直到清末,一些达官贵人们还乘坐车辇来赏奇景。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夹山寺也起着变化,它不再是宣扬宗教迷信、帝王将相的游览胜地了,而是成为劳苦大众闹革命的根据地。早在抗战初期,寺下庄的我党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左泽民,就以村北的夹山寺为秘密活动地点,开展革命工作,当时冀东地区的一些领导同志也曾到此活动过。这里武装干部又在寺院、塔内储藏过我军的物资,收养过伤病员,对革命起过一定的作用。如今,寺址附近已变成花果山,已经成了富民的宝地。


http://s14/mw690/001ui0ESzy6SFB7qsPj1d&690

http://s16/mw690/001ui0ESzy6SFDv2hwH6f&690


http://s9/mw690/001ui0ESzy6SFBfztkQf8&690



http://s16/mw690/001ui0ESzy6SFBiIHFR2f&690

http://s12/mw690/001ui0ESzy6SFBkwNbJ7b&690

http://s13/mw690/001ui0ESzy6SFBm8uZe0c&690

http://s14/mw690/001ui0ESzy6SFBo0oCpcd&690

http://s3/mw690/001ui0ESzy6SFBrT1wm72&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BtyWU9e1&690

http://s9/mw690/001ui0ESzy6SFBuHmHu08&690

http://s6/mw690/001ui0ESzy6SFBwBW8l65&690

http://s1/mw690/001ui0ESzy6SFByd3S880&690

http://s9/mw690/001ui0ESzy6SFBzdmYM78&690



http://s7/mw690/001ui0ESzy6SFBCNiFEd6&690

http://s3/mw690/001ui0ESzy6SFBEfTMu42&690

http://s6/mw690/001ui0ESzy6SFBFFHmt05&690

http://s10/mw690/001ui0ESzy6SFBJbU4p09&690



http://s1/mw690/001ui0ESzy6SFBPZBN660&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Ct6vdve1&690

http://s12/mw690/001ui0ESzy6SFCuGT911b&690

http://s16/mw690/001ui0ESzy6SFCxcGPt4f&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DyMxZn61&690



http://s8/mw690/001ui0ESzy6SFCAd6MT47&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CC5VAd61&690

http://s8/mw690/001ui0ESzy6SFCE5DoP77&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CFrBstb1&690


http://s5/mw690/001ui0ESzy6SFDDtPEg74&690

http://s4/mw690/001ui0ESzy6SFDJxKFR03&690



http://s5/mw690/001ui0ESzy6SFDFkzhG24&690




http://s15/mw690/001ui0ESzy6SFCNdmEu4e&690

http://s3/mw690/001ui0ESzy6SFCQYov0c2&690

http://s1/mw690/001ui0ESzy6SFCWTzQ490&690



http://s15/mw690/001ui0ESzy6SFCYAvV46e&690

http://s2/mw690/001ui0ESzy6SFCZXy5H6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