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写作: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2014-02-11 13:28:59)
标签:
作文文言写作最牛辞职信附庸风雅补习赋 |
分类: 教你写作文 |
数日前读雁落平沙君博文《高考语文何妨增一文言文习作》,颇有同感。因高考真个把语文抬到了龙头老大的位置,据说要多加30分。但问题又来了,这30分要加在何处,是大伙儿最关心的问题,就像高考奖了高三年级组10万元,大伙儿最关心的就是这钱怎么个分法,分在自个儿头上是多少。雁君主张加在文言文写作上,尽管今年是马年,但要让如今的考生马上用文言写作,目标过于理想。大多考生,高考翻译文言句子都很困难,阅卷时读那些翻译的句子就如大雨天走山路,几步路都磕磕绊绊走不下去,端的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啊,更遑论用文言写作文了,但我还是很赞成给文言文多加点儿分,故而想说说在这方面我的看法与做法。
我们现在一直强调课改,强调教学现代化,强调转变老师的观念,似乎文言文是旧东西了,在网络上生活里经常可以听到不喜欢文言文的声音,理由无非是时代久远、学了没用、枯燥乏味之类。但现实状况是我们的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越来越“略输文采”了,甚至大输文采。我们一直提倡白话文写作,似乎只要能把文章写的通顺流畅明白易懂就可以了,故而我们很赞赏白居易使“老妪能解”的作诗标准,但“老妪能解”的结果是不少学生的作文都写成了一杯白水,且越来越白,成太白金星啦!苏东坡就不买白居易的账,批评老白的诗是“白俗”,也就是说老白写的东西太俗啦!事实许多好诗好文章,别说老妪不能解,就是学富五车的人也争论不休,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即如此,你能说李商隐这些诗写得不好么?
学生写作文也是使用语言的艺术,余光中讲:语言是有质地的。所谓质地,是指构成全篇文章的个别字或个别词语的品质。这种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甚至境界的高低。譬如岩石,有的是高贵的大理石,有的是普通的砂石,优劣立判。同样写一双眼睛,有的作家说“她的眼中悄悄流下了眼泪”,有的作家说“她的秋波暗弹一滴珠泪”,有的作家说“她的瞳中溢出一颗哀怨”,意思差不多,但是文字的质地有细腻和粗俗之分。读读《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阿房宫赋》,会发现我们的词汇是多么贫乏,语言是多么苍白。我们现代学生识字量越来越少,文章写出来都是极为常见的熟字,俗字,几乎没有几个雅词在作文里,所以,那作文就显得没有一点质地。
网上曾有湖州某物业一名保安李云舟写的辞职信,被称为“最牛辞职信”:
某某物业红丰家园管理处:
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浪迹江南,栖滞湖州。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冯唐亦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自是口吐珠玑,腹罗锦绣,虽无徐儒来下陈蕃之榻,却有文光可射斗牛之虚也!文采风流已临精神世界之绝顶层巅;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今才大难为用。文章增命达,魑魅喜人过。吾如屈子之忧时伤世,离骚九歌,离风飘零!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汩罗之憾也;更加深陈老杜,胸怀尧天舜日之志,指奸斥倭,与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沉,屑小共怒。可堪千古一慨!
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可叹屈身于湖州某某物业,为一小小秧护员。诚如伏枥之骥,纵有千里之志,而奈缚手缚脚,无所可为,混迹于碌碌无为中矣!鉴于此,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鸥驰,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
这封辞职信之所以牛,就是因为它很有文采,而这文采无疑与作者使用的文言词句与骈文形式关系密切。只要是个高中生,熟悉王勃的《滕王阁序》,就不难从这篇文章中看到古人的影子。但作者化用得比较好,即使字面上“公行劫掠”,但用他人之语而翻出新的内蕴,化出了自己文字中的意境。寒哲说过:“早先的作家写一封信所付出的努力,比我们今天写一本书所付出的努力还要大,所以,他们的信比我们的书更接近文学。”这话说得很实在。如李密写的《陈情表》,也是一封辞职信,但写得文采斐然,令我们后人汗颜。写出最牛辞职信的李云舟以及那些用文言文写过作文的优秀学子们,无一不是从小积累了很多文言功底,并不断实践。反观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写的文章,使用的也是李密曾使用过的语言,文章写出来却如注水猪肉,水份太多,味道不纯!
所以,讲究语言质地,就要从古典汉语中吸取语言之道。要从文体、词汇和句式等方面大面积地将文言文糅进现代汉语。以前的老师看到学生文章里有一个文言词语,就像发现米饭里有颗砂粒,批评叫“文白不分”。文白不分的文章可以是好文章,也可以是不好的文章,有些同学是文得不雅,白得不畅,但这就像初学走路,走的不稳走姿不雅一样,但应当鼓励走下去。而且现代汉语就是从文言文这个母体中脱胎出来的,很难严格划分开。早在80年代,汪曾祺就以实例来总结说:“文言和白话的界限实不好划的。‘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不觉到了济南地界’,是文言还是白话?只要我们说的是中国话,恐怕就摆脱不了一定的文言句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言文是将句子浓缩,而现代汉语则是将句子稀释。“六王毕,四海一”是浓缩,而“六国的君王灭亡了,整个国家统一了”是稀释,后者比前者多出九个字,还不如前者有味道。
我在教学中也断不了指导学生做点儿文言写作的练习,鼓励学生尽可能将所学文言文章中的文言词句套用或化用,既能熟悉课文熟悉文言词句,又能锻炼写作能力。当然,这种套作或模仿还比较幼稚,也可以戏称为附庸风雅,但我以为写文章估摸很难跳跃附庸风雅的初级阶段,就直抵文采斐然的典雅境界。即使一个学生的作文仅仅停留在附庸风雅的初级阶段,那也值得首肯,因为只有向往文采风雅的人,才会成为附庸风雅的写作者。你看现在高考作文流行开篇三个整齐的句子一排比,似乎也增加点儿亮色,这其实也是学生在附庸风雅,风者,国风;雅者,小雅。能尽可能向风与雅看齐,是好事情啊!如某年我教补习班,第一篇作文就是文言写作,借助杜牧《阿房宫赋》与苏轼的《赤壁赋》的形式乃至词句,抒发自己高考落榜的心情。需要说明的是补习班有些我教了三年的学生,他们熟悉我的写作套路,过去的三年中也经常尝试文言写作,故而写这篇作文至少不恐惧,有的还写得有模有样有味道,可以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阅毕作文,余有叹焉,很多时候,文言写作非不能也,乃不为也。略举几例如下:
补习赋
补习赋
补习赋
补习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