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玄奇大婚—秦孝公

标签:
转载 |
秋色萧疏,两骑骏马飞进函谷关,急如星火般向西而来。莹玉带来的消息对玄奇宛如晴空霹雳,她只觉得天旋地转心中一片空白。等她醒来时,已经是山月当空了。不顾莹玉劝告,玄奇霍然起身,便向老师的竹楼冲去。
老墨子已经进入高年养生的“休眠”期,虽没有大病,却也是行动不便。虽则如此,这位哲人倒也是气静神闲,丝毫不为老态所困。玄奇冲上了小楼,风一般进了老墨子的天眠室,噗嗵跪在榻前!老墨子漫步归来后刚刚入眠,朦胧中听得响动异常,长期锤炼的行动警觉立即使他要翻身起来,但心念一闪间,身子却没有应念而起。终究是老了!老墨子心中慨然一叹,翻过身来睁开眼睛,却见一个长发散乱面色苍白的女子跪在榻前。
“噢,玄奇?”老墨子苍老的声音充满了困惑惊讶。还没有问第二句,玄奇已经举起展开了一方白布,上面赫然四个大大的血字“秦公垂危”!老墨子一惊,盯着玄奇端详有顷,已经完全明白了玄奇的用心。此时随侍弟子已经进来扶老墨子坐了起来。老墨子摇摇头,深邃朦胧的眼神亮了起来。他轻轻摁了一下竹榻靠枕,枕中滑出一个铜屉。他伸手从铜屉中拿出一个黑色玉牌,又拿出一个小布包,粗重的叹息了一声,“玄奇,这玉牌是墨家最高号令,没有人阻拦你。这布包是为师给秦公的一点儿念物。去吧,好自为之了。”说罢又是一叹,神色大是萧瑟落寞。玄奇不禁心中大恸,流泪叩头,“老师,玄奇愧为墨家弟子,书未编完,就……”
老墨子却摇摇头淡淡一笑,“身后之名,无足道也。真情天道,本色不夺。去吧……”说完向外挥挥手,便转过身睡去了。玄奇见老师枯瘦伟岸的身躯佝偻成一团,凝望片刻,默默的向老师三叩,起身走了。
玄奇持有墨家黑玉令牌,一路疾行出得大山,到了汉水河谷的墨家客栈,二人骑上了存放在这里的良马,兼程向函谷关飞驰而来。莹玉坐骑是秦孝公的西域赤风驹,玄奇坐骑则是墨家特有的草原名马阴山雪。放马飞驰,大半日间便进得函谷关。秋日苦短,眼见一个时辰就要日落西山了。按照通常的行路规矩,纵然良马,日行千里后也必得休憩,否则就要换马。但这时二人都是心急如焚,恨不能插翅飞到咸阳,竟是谁也没有想起停下来歇息。
正在风驰电掣间,突然“啊!”的一声,莹玉身子悬空,几乎要掉下马来!赤风驹感觉有异,一声长嘶,人立而起,竟硬生生收住了四蹄。几乎同时,阴山雪也是一声嘶鸣骤然人立。不等阴山雪前蹄着地,玄奇已经像一只大鸟般飞了下来,扑到了莹玉身边将她抱了下来,不禁一声惊呼,“莹玉!”
莹玉满身鲜血,面色苍白,竟是双目紧闭!
玄奇没有慌乱,稍一把脉,便断定莹玉是昏迷不醒暂无性命之忧。她取下随身携带的医囊水囊,迅速给莹玉服下一粒墨家特制的定血丹,然后清理莹玉身上的血迹。仔细一看,却大吃一惊:莹玉两腿间一个大大的血块!玄奇不禁大恸,一声惊呼,泪如雨下,“莹玉!你何苦如此啊!”
玄奇虽颇通医道,但对这带下女科却是生平第一遭。略一思忖,立即用大布给莹玉包了出血处,又将血块包了起来,装进皮囊。收拾停当,玄奇跪着背起莹玉,又用大带将莹玉缚在自己背上,挺身起来走到两匹良马面前,轻轻抚着马头流泪道:“赤风驹啊阴山雪,公主有难,你们俩要辛苦了……”赤风驹与阴山雪咴咴喷鼻,轻声悲鸣着蹭蹭玄奇,又霍然分开,同时卧倒,等待玄奇上马。
玄奇拍拍赤风驹,“赤风驹,小半个时辰一换。公主是你的主人,你先来……”便背着莹玉跨上了鞍桥。赤风驹奋然立起,一声长鸣,四蹄腾空而起,道边村庄屋舍便在暮色中流云般向后退去。玄奇虽熟悉马上生涯,但也没有想到这久经沙场的赤风驹竟有如此神力耐力,超常负重,竟是更加平稳神速!半个时辰,赤风驹便飞约三百余里到达骊山脚下。玄奇右手拍拍马头,赤风驹稍缓,阴山雪堪堪并行,玄奇凝神聚力,奋然跃起,便坐在了阴山雪背上。阴山雪昂首长鸣间已风驰电掣般飞过骊山。咸阳城东门箭楼上的军灯刚刚点亮,玄奇已经飞马而至。玄奇遥遥举起莹玉的金令箭高呼,“金令箭特使到,行人闪开!”城门卫士与咸阳国人哗然闪开,两匹良马便火焰闪电般冲进了城内。
来到巍峨壮丽的咸阳宫广场,玄奇猛然一阵眩晕,颓然伏在马背上昏了过去!玄奇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躺在榻上,身边有一个白眉白发宛若神仙的老人轻声道:“商君,没事了。”旁边一个满面焦虑的长须中年人轻轻点头,“玄奇姑娘,醒来了?”这不是卫鞅么?相比于二十多年前在安邑洞香春遇到的卫鞅,眼前此人已沉雄苍健多矣。心中感慨间玄奇蓦然警悟,奋力坐起,一跃下榻,“莹玉如何了?”商鞅拱手道:“玄奇姑娘且莫担心,扁鹊先生在,莹玉没有性命之忧。”玄奇向白眉老人大礼道:“多谢前辈。”老人慈祥点头。玄奇又向商鞅拱手道:“既然莹玉无忧,玄奇去见渠梁大哥了。”商鞅道:“玄奇姑娘,请跟我来。”便将玄奇领进了寝宫,直入秦孝公寝室。
秦孝公正在昏睡,寝室中分外静谧,弥漫出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儿。玄奇轻轻走近病榻,只见秦孝公斜靠在大枕上双目紧闭,苍白瘦削的面孔与昔日英挺的秦公嬴渠梁已经是判若两人了!“渠梁大哥!”玄奇不禁悲从中来,扑到孝公榻前泣不成声。秦孝公费力睁开双目,不禁惊喜得一下子坐了起来,“玄奇小妹?真的是你么?”玄奇跪伏榻前哭着笑着,“大哥,玄奇来了,玄奇不走了,永远的陪你。”骤然之间,孝公大觉快慰,竟也是泪光莹然,“墨家之事如何?受委屈了么?”玄奇摇摇头,“老师心念你,让我给你带来了仙药呢。”
孝公慨然一叹,“墨子大师高风大义,嬴渠梁愧对他老人家了,竟要让老前辈为我送行……”玄奇捂住孝公的嘴,“别如此丧气。有扁鹊前辈,还有老师仙药,一定会好的。”孝公笑道:“好,就依你,一定会好的。”孝公招招手叫黑伯过来吩咐道:“给玄奇姑娘安置一个独院居所,让她安静一些。”黑伯尚未答应,玄奇就急迫道:“不。我不要独居。我要在你身边陪你。”孝公笑道:“如何?你一两天就走么?”玄奇道:“不。永远不走了。”孝公笑道:“这不对了?没个住处行么?”玄奇道:“你的住处就是我的住处。我要和你大婚。”
孝公不禁愕然,半晌沉默,释然笑了,“玄奇小妹,别意气了。”
玄奇肃然道:“渠梁大哥,你忘记了我们的誓言么?”孝公摇摇头,却已经热泪盈眶,“小妹,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我……来生再聚首吧。”玄奇斩钉截铁道:“渠梁大哥,人世谁无病痛之时?如何能以病痛而改大节?莫非你以为,我布衣子弟贬损了你公族门庭?”孝公大笑一阵,“玄奇啊……那,你就陪大哥走这一段了。”玄奇笑着伏在榻边,“世有君子,其犟若牛。没错儿呢。”
孝公吩咐黑伯将商鞅请了进来,玄奇红着脸说了大婚的事,孝公也略显拘泥的点头。商鞅高兴得连连恭贺,又说:“君上不要担心,此事我一力筹划。三日之内,君上便与玄奇姑娘大婚!”消息传出,朝野动容。国人朝臣无不激动万分,感念上苍对秦公的眷顾,一时间纷纷奔走相告,喜庆气氛顿时弥漫了咸阳。最高兴的要算老太后了,非但病状全消,且在后宫庭院设置了一个大大的香案,诚心诚意的祭拜日神月神。莹玉虽然还不能离榻,却是比谁都高兴。她深知大哥的性格,对于大哥这种处处克制自己,将一切内心痛苦与情感需求都深藏不露的人,爱的激情也许能创造生命的奇迹,使大哥的病得以痊愈。
大婚典礼那一天,下起了入冬第一场雪。一夜之间,大雪覆盖了关中河山,覆盖了咸阳都城。
按照老秦人的传统,玄奇先一天晚上出宫,住到了自己的家:她和爷爷的小院子。这是迁都咸阳时,秦孝公特意吩咐,按照栎阳城内百里庄原样大小建造的,爷爷和她都没有回过咸阳,这百里庄竟是一座寂寞老旧的新房子。玄奇谢绝了一切名义的陪伴,她要一个人度过这女儿家的最后一夜。
天边一缕曙光在雪天来得特别早,一辆华贵的青铜轺车将玄奇接走了。她站在六尺伞盖下,一身大红丝绸长裙,长发挽成了高高的发髻,亭亭玉立,明艳动人,宛若天上仙子,引得早起的国人夹道惊叹。到得咸阳宫前,玄奇遥遥望见一个熟悉的黑色身影踩着大红地毡走下高高的台阶,向她迎来了,没错,分明便是她的渠梁大哥!看着他健旺如昔的步态,玄奇一阵惊喜眩晕,秦孝公走到轺车前,将他的新娘轻轻抱下了轺车。
玄奇睁大眼睛,向着红日骤现的苍穹深深一躬,拉住了孝公的双手,一轮艳丽的红日,一片湛蓝的天空。银装素裹的咸阳城,正为上天赐给秦国的幸运与喜庆狂欢不已。
老墨子的赠药真是不可思议!秦孝公居然精神大振,非但离榻走动如常,而且面色红润黧黑如初,谈笑风生如常。
三日前,商鞅求教扁鹊,老墨子带来的“仙药”能否服用?扁鹊打开小布包一看一闻,大为惊喜,“此乃六芝草,《神农经》记名的上上之药。墨子大师真奇人也!”商鞅详细询问,扁鹊娓娓道来:“天地生药,分为三品。上药养命延寿,中药养性培心,下药治病去疾。所谓上药,乃五石六芝。五石者,丹砂、雄黄、白怠⒃唷⒋仁玻涣フ撸至橹ゲ荩词ァ⒛局ァ⒉葜ァ⑷庵ァ⒕ァN迨啾晃资Ψ绞坑美戳兜ぃピ蚴且郊壹蜒懊俚牟菀┥衿罚靡涣橹プ阋跃让龊趿ヒ玻俊鄙眺本惨斐#傲ゲ菘墒咕先矗俊北馊狄∫⊥罚安√扇ィ选H荒哟笫ρ试ㄉ睿ひ浇跃仍┯谇毓缘币皇浴!彼蛋毡闱鬃越ゲ莘治欧荩旨恿思肝恫菀铣闪司偶裂癫蛊ⅲ辶似渲幸环荩醋徘匦⒐下。
国君大婚与病体康复,朝野之间自是一片喜庆。只有商鞅丝毫没有懈怠,和景监、车英、王轼一件接一件的安顿计议好的大事。十天后,在太庙举行了嬴驷的加冠典礼。秦国传统,男子二十岁加冠。这是一个人的成人大典,对于男子,其意义比婚典更为根本。嬴驷十来岁被公父逐出栎阳,一直没有举行加冠大典,这是在他年过三十岁时的追补仪式,便显得格外的不寻常。秦孝公亲自主持了儿子的加冠大典,在嬴氏列祖列宗的灵位前,亲手为儿子戴上了一顶黑色的玉冠。又过了十天,在咸阳宫大殿隆重举行了正式册封太子的典礼。商鞅向秦国朝野宣示了嬴驷坚忍刻苦的游学磨练过程,及其锤炼出的胆识毅力,景监宣读了国君正式册封嬴驷为太子的诏书,秦孝公宣布了太子嬴驷与商君共同摄政的命令,大殿一片欢呼。正当此时,商君府长史匆匆赶来禀报:山甲已经将放逐陇西的公孙贾秘密押回了咸阳!商鞅立即对秦孝公低声道:“臣有一件急务处置。”秦孝公点点头,“去吧,这里有我。”商鞅便匆匆走了。
在商君府政事堂,商鞅与景监、车英、王轼四人连夜对犯人进行审讯。当公孙贾被押进来的时候,商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人满头满脸都是黑白相杂的粗硬须发,几乎完全淹没了他的五官,浑身脏污不堪,双眼发直,活似一个野人!公孙贾一介名士,久为文职,素有洁癖,利索清爽为人所共知。难道放逐服刑竟可以如此彻底的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商鞅思忖有顷,走到犯人面前,“公孙右傅,请入座说话。”犯人却是一言不发,木呆呆的站立着。车英轻声道:“商君,太医已经看过,犯人服了哑药,不会说话。”“看看他有无烙印?”车英上前扒开犯人额角的长发细看,“商君,有烙印,不会有假。”商鞅轻轻摇头,拿起一束竹简走到犯人面前,“公孙右傅,看看这是何物?”
犯人木呆呆毫无反应,只是摇头不停。车英这才惊讶起来,“公孙贾乃秦国博士,如何连特赦书令都不认识?怪哉!”
商鞅看看犯人,“车英,请荆南到这里来。”荆南进来后商鞅吩咐,“荆南,此人口不能言,你能否与他手势对话?让他知道,只要他不是犯人公孙贾,就放他无罪归家,不需代人受刑。”荆南上前很费劲的打着手势,口中不时噢噢叫几声。那人也回以手势,摇头摇手,不时尖叫。荆南回身对商鞅摇头,在木板上写了“山中猎户”四个大字。商鞅道:“问他识字么?”
荆南与猎户又一阵手势,转身对商鞅摇摇头。商鞅道:“问他何时做公孙贾替身的?”荆南又与猎户不断手势,猎户两指交成“十”字。这次商鞅也看得明白,知道是十年前,便又问:“他为何做了公孙贾替身?”荆南与猎户一阵费力的手势喊叫,在木板上写了“受人之恩,立誓不泄”。
商鞅沉默思忖,看来眼前这个猎户曾受公孙贾大恩,是自愿替公孙贾做替身的。山中老秦人的执拗意气,商鞅是最明白不过的,再问他也不会说的,想想吩咐道:“上大夫,晓谕陇西郡守,此人与罪犯坑瀣一气,触犯秦法,以律罚苦役十年。免他终身不见天日。”景监立即去行紧急文书。荆南一阵比划,猎户嚎叫一声,向商鞅扑地拜倒,又抬头对着荆南一通比划尖叫。荆南会意点头,在木板上写了“受人之恩,无以为报,被迫为之”。商鞅叹息一声,吩咐将猎户押回陇西原籍服刑。
商鞅和三位大员商议到夜半,依景监三人的主意,立即图影缉捕公孙贾,以震慑潜藏的邪恶复辟者。但商鞅反复思忖,没有采纳。一则,他认为公孙贾心思周密,既是有备而为,就未必还在秦国。二则,他认为若公然缉捕,反倒会杯弓蛇影,引起朝野不安。最后商鞅拍案,决定对公孙贾秘密查访,一旦捉拿归案,立即明正典刑。四人一致认为,这件事由荆南去做最为合适。荆南欣然领命,与商鞅密议一阵,便连夜去秘密布置了。
商鞅回到寝室,已经是四更天气,莹玉已经昏昏酣睡了。他见偌大的燎炉中木炭已经行将燃尽,屋中已是有了寒气,便用炭箕加了一些木炭,将火拨得熊熊旺了起来,屋中顿时暖烘烘的。莹玉却不期然醒了过来,见商鞅在拨弄燎炉,虽大感温暖心中却过意不去,笑道:“我不让侍女们晚上进来,想不到却累了夫君呢。”商鞅笑道:“这不挺好么?日后退隐山林,我还要为你俩做许多事呢。”莹玉感慨中来,长吁一声道:“夫君,莹玉不好,流了我们的骨血……”说着便双泪长流。
商鞅笑了起来,走近榻前轻轻为莹玉拭着泪水,“我的公主,别伤心了。要是我,我也会那样做的。”莹玉不禁喷儿笑了,“你也会有身孕么?”商鞅笑道:“豁达之心,君上第一。这件事你办得好极,你是没看见君上大婚时的精气神,否则你是不会难过的了。等你能走动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如何?”莹玉笑道:“好也。羞羞他们。”商鞅大笑一阵,安慰莹玉道:“来日方长,我们日后再生一个还来得及,别上心了。”莹玉点点头“嗯”了声问,“如何今日公事完得这么晚?”
商鞅猛然心头一闪,“莹玉,你有多久没去嬴虔府了?”
莹玉想想道:“五六年了吧。倒是那个小侄女儿,夏天偷着来过一次。哎,如何想起了他呢?”
商鞅便将公孙贾和假犯人的事说了一遍,沉吟道:“你说公孙贾,他会找嬴虔么?”莹玉道:“不会吧。我这个异母兄长素来倔强,对公孙贾、甘龙他们很是疏淡呢。”商鞅摇头一叹,“仇恨,会使人变形呢。公孙贾可是一个大大的警钟。”“要不,我明日去走走?”
商鞅笑道:“带病前去,不是明着告诉人家有事么?好了再说吧。他们纵想变天,也还远着呢。”说着便熄了铜灯,上榻安歇了。莹玉偎着夫君,很快就睡着了。商鞅却久久不能安眠,多少年来,他从来都是心无杂念挨枕即睡不知失眠为何物的。近日来,他却总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压在心头,还不时有一丝不安和警觉闪现出来。这绝不仅仅是秦孝公的病情,他的直觉告诉他,这种不安和警觉,是一种朦胧的预感。这种感觉是从崤山遇刺开始的,是从今夜发现公孙贾潜逃而明晰的起来。猛然,商鞅想起了太子嬴驷的论断“秦国新法,尚未固本”。嬴驷为何如此断定?他发现了什么?警觉到了什么?为何不明确的上书言明……
商鞅蓦然坐起,看着燎炉中烘烘的木炭,穿好衣服,走进了书房。
滴水成冰的寒夜,三更时分,一条灰色影子从高墙外空巷的大树上飞起,无声无息的落在院内屋顶。
庭院正中的大屋里,风灯昏暗,一个人在默默打坐。他面上垂着一方厚厚的黑纱,散乱的白发披在两肩,就像凝固的石刻一动不动。突然,虚掩的屋门在呼啸的寒风中无声的开了。“何方朋友?请进屋一叙。”凝固的石刻发出淡漠的声音。没有丝毫的脚步声,灰色影子已经坐到了石刻对面的长案上,提起案上的陶罐咕咚咚大饮一阵,喘息一阵,“左傅别来无恙?”长长的沉默,石刻悠然道:“右傅别来无恙?”灰色影子:“二十年天各一方,左傅竟有如此耳力,钦佩之极。”蒙面石刻:“君不闻,虎狼穴居,唯恃耳力?”“左傅公族贵胄,惨状若行尸走肉,令人心寒。”“右傅一介书生,竟成高明剑士,倒是让老夫欣慰。”“造物弄人,左傅宁如此老死乎?”“祸富皆在人为,老夫从不信怪力乱神。”“果然如此,左傅何自甘沉沦,白头穴居?”石刻淡淡漠漠,“四野无追,何不守株以待?”灰色影子猛然扑拜于地,“公子铁志,大事可成。”“右傅身负重罪,离刑入国,岂非自彰于官府?”石刻依旧一动不动。灰色影子慨然一叹,“若有服刑之忧,何敢踏进咸阳半步?”“莫非右傅杀监逃身?”
灰衣人咯咯一阵笑声,犹如寒夜枭鸣,“左傅过虑也,秦国永远也找不到公孙贾这个人了。”“此话,却待怎讲?自然,你可以不说。”
“既与左傅和衷共济,岂有不说之理?寒夜漫漫,枯寒故事正耐得消磨。”
于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灰衣人讲了一段鬼神难测的奇遇。公孙贾被放逐的陇西,是荒绝险峻的一片狭窄谷地,四面陡峭高山,要想逃走,当真比登天还难。放逐生涯是一种强加于罪犯的苦行生活。只要犯人不逃走,无力生存而死在放逐地,是无人追究的。除了三个月一查生死,官府永远不会增加一粒粮食一件衣服。如果没有特赦书令,犯人大体上都要死在这里。公孙贾心怀深仇大恨,如何能悄无声息的死在这荒沟野岭?公孙贾明白,他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特赦的,要复仇,就先要自己逃得出去!
两三个月过去,他才发现这一片大山荒野得超出了他的想象,别说逃,就是公然出走,也只怕做了出没无常的猛兽美食。就在公孙贾绝望的时候,一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暮黑时分,他手执铁铲想寻路“回家”。却盲人瞎马般闯到了一处高高的悬崖顶上,鬼使神差的一脚踩空,咔啦啦跌落了下去!待他醒来,已经是满天星斗不知何时了。四面张望,他“啊!”的一声惊叫起来,悬崖下不是一点火红的灯光么?他精神大振,一瘸一拐的向灯光跳奔过去。到得近前,却发现这是一个猎户之家!公孙贾一阵狂喜,便扑上前去笃笃敲门。
圆木门吱呀拉开,一个裹着兽皮的精瘦汉子打着一盏兽油风灯站在他面前。公孙贾“啊!”了一声,后退几步,死死盯住对方!这个男子和他像极了,简直就是双胞胎!兽皮汉子却浑然无觉,抹着眼泪憨憨的一伸手,将他让了进去。公孙贾精细之人,听见隔壁石屋里有隐约的呻吟,便拱手问道:“兄台何事悲伤?可否见告?”兽皮汉子憨直的抹泪,“二老好端端的牛样壮,却不想开罪了山神,连日大泻,眼见是活不成了。”说着便哭了起来。
公孙贾听准了“大泻”二字,慨然站起,“在下尚通医道,敢请一观。”十天之中,公孙贾治好了老猎户夫妇的急性腹泻,也养好了自己的伤。猎户一家千恩万谢,送他兽皮兽肉一大堆,公孙贾都拒绝了。兽皮汉子急得满脸胀红,用猎刀在自己手臂上猛然划出一道血口,扑拜在地赳赳高声,“恩公,有用小人处,万死不辞!”公孙贾扶起了兽皮汉子,“兄台高义,只要空闲时日来看看我,足矣。”
半个月后,兽皮汉子凭着猎户特有的本领,竟找到了公孙贾的山谷茅屋。
山月当空,公孙贾和兽皮汉子结拜了异姓兄弟。汉子问大哥何以犯法?大哥说父母被仇人惨杀,大仇未报,自己却又被仇家陷害服刑,请兄弟帮他逃出这个地方。汉子慨然允诺,公孙贾便给他脸上刺了字,又给他脸颊烙了印,与汉子互换了衣服,将汉子装扮成自己,教会了汉子如何应对官府的“季查”。三日后的晚上,月黑风高,公孙贾与兄弟共饮山酒,在酒中加了哑药。兄弟睡熟后,公孙贾便顺着兄弟指引的兽道,逃出了荒无人烟的大山……
“果真,无毒不丈夫。”蒙面石刻冷笑着。
灰衣人阴沉切齿,“谋大事,不拘小义。”“虽然如此,你终究难见天日,官府若图影缉捕,汝将奈何?”一阵夜枭般长笑,灰衣人道:“左傅自囚二十年,却是孤陋寡闻了。”“如此说来,右傅奇遇不断了。”石刻露出一丝嘲讽。
灰衣人嘿嘿冷笑,又讲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公孙贾逃出陇西大山,一路东行,逃亡到楚国。公孙贾发誓再造自己,埋头修炼剑术。就在他寻觅落脚点的跋涉中,他竟然在一个晚上撞进了一道神秘的峡谷。
这道峡谷的两岸青山总是隐约的响着某种奇特的声音,不是风声,不是雷声,到了深夜,这种奇特的声音更是清晰。公孙贾听了一夜,他断定这道荒险的峡谷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便在峡谷和两岸高山游荡踏勘了好几天,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失去了知觉。
醒来时,公孙贾发现自己躺在冰凉的石板上,原来这里是一个极大的山洞,一个白发飘拂的老人正站在他面前,盯着他的额角。没有几句问答,他便心甘情愿的做了老人的苦役。渐的,他知道了这道峡谷是楚国铸剑名家“风宗”的大本营,那个老人竟然就是继铸剑大师欧冶子、干将之后最负盛名的铸剑宗师风胡子!“风宗”在这道峡谷里有六个铸剑山洞,白日备料休憩,夜间铸剑。所以,白日进入峡谷的人,什么也发现不了。在苦役生涯中,公孙贾为许多工匠治好了诸多叫不上名字的怪疾。渐渐的得到了风宗上下的好感。有一天,从不与他照面的风胡子将他叫到一个小山洞里,冷冷问了两句话,“想不想修习剑术?”“想!”“想不想换副面孔?”“想!”公孙贾没有丝毫犹豫。
老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挥手,两个壮汉便抬起他丢进了洞外的水池,又压上一张石板。公孙贾在水里不吃不喝的浸泡了三天,奄奄一息的被抬回了山洞。风胡子冷冷问,“现下要绑起你来,烤火,怕么?”公孙贾摇头。风胡子再没有说话,枯瘦的大手一挥,两名壮汉夹持着将他绑缚在一张又高又厚的石板上。石板对面不到一丈处就是熊熊火焰的剑炉,烘烘热浪迎面扑来,使他渗透寒湿的肌肤顿感干爽。但半个时辰后他就燥热难当,背靠的石板也烫了起来。身边两人只管定时给石板喷水,对他却是不闻不问。公孙贾紧紧咬着牙关,竟是一声不叫,不久就烤得昏迷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公孙贾被架到了洞口,刺骨的寒风使他又猛醒了过来。
风胡子走了过来,猛然向他脸上喷出一股气味怪异的绿水,“噗!”的一声,散开了一片紫雾。公孙贾的脸顿时像大面团般胀了起来,风胡子走近端详,伸出长长的指甲在公孙贾额角轻轻一挑,就从“大面团”上揭下了一层人皮,黑字与烙印赫然在目!公孙贾又被放到了一个滴水成冰的山洞冻了一夜,次日早晨被抬到风胡子的小山洞,脸上感觉已经全部复原了。风胡子冷冰冰问,“要美么?”公孙贾摇头。风胡子再不说话,又向公孙贾脸上喷了一口红色药水,一阵奇异的感觉立即渗透了公孙贾的四肢百骸!风胡子伸出枯枝般的大手在他脸上按捏了整整一个时辰,丢下一句话,“记住自己吧。水缸在那里。”便倒头大睡。
公孙贾静静神,竟然站了起来。他原以为历经如此折磨不死也得瘫了,没想到脚下却大感轻灵!便走到水缸边一看,却是一声尖叫,昏了过去。“如此说来,右傅面相很是不凡了?”蒙面石刻淡漠平板,一点儿没有惊诧。“左傅记住了。”灰衣人猛然扯下黑色面纱,蒙面石刻不禁一抖。灯下,一张狰狞可怖的脸骤然现出:一头红发青蓝色面孔眼珠黑蓝而眼白发黄阔嘴大牙大胡须连鬓而生!与当年清秀儒雅的公孙贾相比,当真一个魔鬼出世。
“虽鬼神之洞察,亦不能辨认矣。”蒙面石刻一声叹息。“明告左傅,风胡子收我为学生,赠我一口风宗名剑。公孙贾不敢说纵横天下,然则复仇足矣。若不是你那口蚩尤天月剑,商鞅早已经死在崤山河谷了。”“你,做刺客了?”“商鞅仇人多矣。即便他是神仙,也想不到我公孙贾再生。”“住口。”蒙面石刻低沉的声音中喘息着丝丝怒气,好像一只骤然起身的猛虎。灰衣人不禁一抖。沉默有顷,蒙面石刻冷笑道:“公孙贾,老夫以为你真的浴火重生了,谁想你依旧是个卑劣猥琐的小人。老夫不杀你,你走吧。”“复仇杀敌也算小人?如何才算得大丈夫?”
“公孙贾,你虽精明有余,却永远没有大器局。老夫问你,我等与商鞅的仇恨,是村小械斗之仇么?”“自然不是。是国事仇恨。”“且不说你杀不了商鞅,纵然杀了,徒使商鞅做了天下英烈名臣,你自己反倒成了天下耻笑的卑鄙刺客。若这也算复仇,还用得着你出手?”灰衣人默然良久,恭敬拱手,“请教左傅,如何筹划?”“商鞅最大的立身功勋,却在何处?”“自然是变法。”“若国事逆转,变法失败呢?”“商鞅…身败名裂!”“老夫再问你,我等仇恨,是商鞅私刑么?”“不是,乃国法明刑。”蒙面石刻冷笑,“记住,唯使商鞅变法失败,并将商鞅处以国法明刑,方为大器复仇。”灰衣人深深扑拜于地。“左傅一言,公孙贾茅塞顿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灰色影子又飞上树梢,落下小巷,骤然消失在茫茫冬夜的咸阳城。
前一篇:[转载]《大秦帝国2》之嬴华
后一篇:[转载]《大秦帝国》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