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士带着她17岁的儿子来我们的催眠中心(chinahypnosis.org)做催眠咨询,希望催眠能帮助他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这个孩子已经失学在家一年多,只是上网打游戏。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经常发生冲突,后来发展到无法上学。
但是孩子在家里打电脑游戏时经常也会控制不好情绪,因为会与网络中的人发生纷争。当他生气时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常常会将家里的东西砸烂。
经过几次的催眠咨询,男孩已经能将负面情绪从9分降到0.5分(10分制),同时轻松地做到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家长都很开心。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也发现一些在家庭教育当中常见的、有共性的问题。
我了解到其中产生问题一个关键原由就是从小家人在他不听话时就打他,同时说他是个“灾星”。后来他就认为他是个“灾星”。
他认为父母离婚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灾星”,奶奶生病是因为他是个“灾星”,表妹一家出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他这个“灾星”。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后来一次老师的批评,让他认为他是没有希望了,因为他是个“灾星”,于是也就开始不认真学习,对同学粗暴无礼,后来干脆不上学了。
他对我说:“马老师,我妈说我是‘灾星’,我就是个‘灾星’,你看她们说对了。我就是上学,让她们难过。”
当初禅宗五祖大师弘忍要将禅宗的法脉传下去,于是找来弟子们要求将他们的修学心得写成一个偈子,交上来给他看,如果悟得了心性法门,则可以将禅宗祖师的位子交给他。
时下神秀是大弟子,做了一首偈子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弘忍大师看了以后评价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就是说,这样的修行方法是对路的。
我们的心灵本如明镜一样,只是会被外界的想法所影响,或者说是被外界的信息所催眠。所以常常会对于自我的认同产生偏差。
经常人们在不如意时会问自己:“我是谁?”。
有时人们在彼此攻击时也会说:“你以为你是谁呀?”
常常人们会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义:
“我是个学生”
“我是个老师”
但学生和老师并不是你,这只是你的一个社会身份。同样经理、职员、医生,这一切都只是职位的名称,并不是你。
做为女性,你是女人、妻子、恋人?是,也不是,因为这一切名称只是代表的是你的一个身份。
做为男性,你是男人、丈夫、战士?是,也不是,因为也只是你身份的一部分,你还有更多更多。
所有的称谓都在让自己远离自己真实的身份。
然而你真实的身份是什么呢?
佛经说:“旦有言说,皆无实义。”
上面的那个男孩子对我说:“我是失败的,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真相。学习不好只是一段时间的一个现象,“失败”并不是你。只是你在这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不太让你满意。
有些孩子很容易被家长的话所“催眠”,完全认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家长要很小心自己对孩子所做的的批评。尽量减少批评,虽然这是引导孩子上很重要的一点,但多数家长基本上是完全做不到,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通过催眠我重新界定了这个男孩对“自己是个灾星”的认同,或者说是去除了这个负面的认同。同时孩子的妈妈也知道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误,表示知道的太晚。
但人活在世上,就会不断地去找寻自我,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认同。当人一旦无法明确界定自己的位置和定义,就产生大恐慌。于是种种心理的生理的问题都会随之而产生。
孰不知真心本如明镜,不借外物来认同。
一切本自圆成。
只是外界会不断地有杂乱的信息进来,试图改变这个清静无染的状态。于是人心对外开始生种种心,从此烦恼便有了根由。
而一切皆是从对外的虚假认同开始的。
知晓这一切,于是知道“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将一切外境在内心引发的种种想法一一清除掉,就不会掉入虚假认同的窠臼,远离烦恼的苦海。
弘忍大师说,按此偈修可以“远离恶道,有大利益。”这里没有只是说“利益”,而是“大-大-大-利益”,老和尚怕强调的不够呢。
想有“大利益”吗,先开始拂试心台,不让思想的杂尘染了明镜的心灵。
怎么做呢?自我催眠是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