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大会记行之三
再见伯恩斯
十日上午的讲座精彩万端,我最有兴趣的是Gottamn介绍婚姻治疗的工作坊,Meichenbaum愤怒处理的工作坊,还有伯恩斯Burns的高级共情工作坊。这几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Gottman的婚姻理论天下独步,他的关系房间理论更是在细微处观察一对夫妻的互动,就可以预测以后的离婚与否,真是最想去听的一个讲座。
不过最后还是选择的伯恩斯,他老人家的工作坊,我听过两次,还专门参加了他在假日酒店的抑郁治疗工作坊。这次他讲的主题是“高级共情技术训练:帮助生气、不信任的客户”。在临床工作设置中,共情的失败是最常见的问题。在这次工作坊中,要学到的最先进的共情技术与现场演练,学习如何扭转失败的治疗关系。
不过选择伯恩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一个朋友曾直言说我不去共情。也许这正是我的问题所在。医生的职业训练让医生产生了强大的分离(dissociation)的能力,所以在催眠治疗工作中是个优点,就是不会过度卷入客户的问题当中;但也是个致命缺点,就是客户体会不到被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早晨一大早来到会场,与通常一样,伯恩斯早早已经到了,在准备内容,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万豪酒店的会议厅,台上的深衣人就是伯恩斯。
万豪酒店的会议厅可以容纳两人千人,到开会时是座无虚席,还有站着听讲的,足见伯恩斯的火爆程度。他讲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会的资料盘当中没有他的内容,也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个人专利,只能来学习,不能通过媒介传播。他讲的原因是这当中练习的内容很多,涉及保密问题。
我早早来就是为坐第一排,还有很长一个多小时才开始,于是我坐下来做自我催眠。过了一刻钟当我走出催眠状态睁开眼睛时,看到时伯恩斯走下台来与我打招呼,说看到我在做冥想,同时看我很眼熟。我说是呀,今年初才在假日酒店能加过他的两天集训。他也马上记得我了,知道我是是从中国来的,当初还给他讲过气功的。他很高兴的听到他的几本书已经在大陆出版了。然后我们又照了张相,这次我不用他讲,自然将手放在他的胃部告诉他:“你可以笑了”,于是他大笑起来,我和旁边的人也乐不能支。因为我知道他有个习惯,平时他这个人太严肃不会笑的,在照相时除非有人将手放在胃部,才会大笑起来!

伯恩斯笑起来象个孩子,蛮可爱的样子。

课程已经千锤百炼了,但仍旧认真准备。
聊了一会,他就又回到台上,去准备他的讲座了。一上午的讲座,精彩纷呈。因为我对他讲的内容很熟悉,所以收获就更大,注意到了很多细节的东西。

伯恩斯在台上挥洒自如
伯恩斯最大的长处与特点就是他的量化能力,可以将任何一个我们想起来理所应当的假设马上设计成为一个题目研究,量化研究。所以共情的技术也是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绝不是个人经验的总结与体会,是大量实证研究,具体数据的结论。这比“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XXX”这类的体会式教学,更具广泛性,科学性。他坦言,他本身就不太会共情的,所以在这方面下功夫去研究,还讲了他发现与研究的历程,很有趣味,有机会与大家分享。
听了他一上午的精彩讲座,实在无法放过下午的“矛盾日程设定技术:如何处理常见的八种阻抗”,于是将Beck的认识疗法、Zeig的催眠疗法、Gottman的婚姻治疗先放一下,继续听讲,即难于割舍,又是美不胜收,痛并幸福着!
伯恩斯讲的是在真正的治疗开始之前,一定要准确抓住客户的阻抗所在,并清楚地将这些抑郁、焦虑、关系问题、习惯与成瘾等客户所常见的阻抗模式明晰化,并运用他所讲的技术一一化解。
结果是大家听的醍醐灌顶,结束后还一直在提问,照相。

伯恩斯耐心的回答问题,大家听得也都很开心。
Beck给治疗师的三个建议
听完了下午的课,晚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祖师级人物---Aaron Beck认识疗法的祖师,Minuchin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祖师,两位做主题演讲。

这是会议中心的万人大会场,主题演讲的所在。
Beck先生是在这里由Judith
Beck在主持连线与宾州的Beck视频通话。Beck讲了他是如何开始心理治疗,怎么从精神分析师,到发现并创立认识疗法的,及当中的很多小故事。听了大有启发。
Beck先生今年88岁了,当问及下一个五年后的治疗大会他会不会来时,他说会来的。
这时来自香港的岳博士在提问时还问Beck对年轻一辈的治疗师有什么建议?
这里是Beck的回答:
“首先,你们必须要有乐观的精神,一定要确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给予客户帮助,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第二就是要有坚持的精神,不论问题多难,你们都要不断地去尝试、尝试、只要你不断地尝试,只要你在一个工作的框架内不断工作,你就会发现有一个方法会对客户起作用。这样你就不会轻易的去换其它的别种疗法,去换用另外一个治疗系统。第三就是治疗师要去适应客户,而不是让客户来适应治疗师。”
Minuchin的告别演讲
下一个祖师是Minuchin也是88岁了。他是真正的名星,大家蜂拥而上,照相握手。

Minuchin介绍了六十年代来家庭治疗的发展历程,今天的发展情况。比较了家庭治疗在欧洲的成功与在美国的衰落。讲解了更新的家庭治疗的评估模式等等。最有趣的是在当中穿插的治疗录像,是香港的李维榕做治疗的录像,Minuchin用它来展示在世界各地家庭治疗的成功之处。大家在看三段录像时,不断地发出赞叹。

与大师同行
在最后时,Minuchin说今年他88岁了,下一次大会他是不可能再参加,所以这次在这里就向大家告别。听到这里,大家无不动容,大家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用这掌声来表达对于一代老前辈的尊重与敬意。主持大会的Zeig,更是无法言语,只是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已经有一些老前辈一个个的走掉了,今天能见的,下次却不知能否再聆听教诲。象在三十几年前就主持这大会的Zeig,当初还是年二十七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人生百年,不过沧海一粟。
人过了三十五岁以后,时间的脚步似乎在明显的加快。今天开车时听到佛曲,想起这是父亲走时播放的曲子,今天曲指一算,爸爸离开我们已经都七年了,但此中的记忆却还是一切如昨。
当下的我在打这些文字的时候,一时间有些恍然。知道这是在美国的家,但却也是似耶非耶,恍如梦中。知道这是时差还没有倒好,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