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0-06-25 17:44:18)
标签:
自我检测 |
分类: 美丽语文 |
2007年春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
试题说明:1、本试题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题分3大部分共31个小题;3、答案请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识字与写字(6分)
读下面一则文字,完成文后的要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xiàng
2、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3、用部首检字法如何查找“玩”或“耍”,请简明厄要介绍查找步骤。
4、将上面一段文字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3分)本题得分要综合全卷面书写水平后评出。
阅读(54分)
一、根据提示或要求默写。(共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3、不畏浮云遮望眼,
5、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诗句:
7、李商隐以春蚕、蜡烛为喻,表明自己忠贞的爱情的诗句是:
8、从《五柳先生传》中任意选出一句能表达出作者性格志趣的句子:
二、下面一则文字选自陆游的《入蜀日记》,请仔细阅读后答题(10分)
9、古人夜间击鼓报时,一鼓即一更。民间常说深夜为“夜半三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时至凌晨1时,你知道“五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时间?(1分)
10、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以便于我们阅读。(2分)
西 望 重 山 如 阙 江出 其 间 则 所 谓 下 牢 溪 也
11、用现代汉语表述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意思:(4分)
草木皆青苍不凋:
12、欧阳文忠公即
三、阅读王族《班公湖边的鹰》,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常年在喀喇昆仑山上生存的人有一句调侃的谚语:死人沟里睡过觉,班公湖里洗过澡。这是他们对没上过喀喇昆仑的人的炫耀。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13、文章借“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鹰,我对鹰的情感态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请用三个词语进行概括:首先是
14、揣摩“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的意思,找一个词语替换“岁月尘灰”,使该句要表达的意思保持不变。(2分)
15、结合第六段、第十三段的内容,谈谈你对“鹰是从高处起飞的”的含义的理解。(2分)
16、文章第五段描写很是细腻,请仔细阅读该段文字,填写下列表格。(3分)
|
描写对象 |
几只爬行的鹰 |
||
|
描写角度 |
|
外貌(形态) |
|
|
例句 |
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 |
|
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
17、文章没有着意描写地域风光,但读完本文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西部的地域特色。请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后,也选取某地一种有代表性的事物或景观加以说明或描写,字数50字以内。(3分)
四、阅读叶大春的《百衲衣》,回答问题。(12分)
1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地介绍“穿百衲衣的风俗”,60字以内。(2分)
19、母亲冒着头发被烧焦,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的危险,只是为了抢出那件“百衲衣”,你怎样看待母亲的这一行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从民俗学家的说法里悟到了百纳衣风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浏览第7段,介绍一件你穿过的“人生的百衲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文后题目。(4分)
材料二: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排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婴儿项上,叫做“长命锁”。
(1)结合课文和两则材料,说说这些风俗都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以上这些风俗中含有较多的迷信色彩,应予以摒弃。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的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熊召政《天堂中的花园》(有改动),回答文后问题。(12分)
(1)金秋十月,应画家出身的企业家邓鸿先生之约,我们踏上了川西高原的九寨天堂之旅。在这一片令人向往着、激动着、粗广着并艺术着的地域,无论是蔚蓝天空下闪着寒芒的巍巍雪山,还是任九曲黄河率性嬉闹的茫茫草原;或者在黑颈鹤闻风敛翅的花湖,我们瞻看天上的彩虹如何幻化成色彩斑澜的碎片;或者在重新掘起的甲蕃古城中,我们欣赏藏羌的历史怎样浸透了宗教的前诚。九寨天堂之旅也是梦幻之旅,带着太多太多的期待,我们首先来到了距甘海子45公里的藏在万山深处的神仙池。
(2)过桥之后,我们踏上了蜿蜒在原始森林的栈道,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岭上,这条用厚厚的枕木铺成的栈道,从一开始就被我当成通往天堂的梯子。在人间,再没有任何一种概念,像天堂这样充满歧义。A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那是贪婪者的天堂;金戈铁马,胜残去杀,那是野心家的天堂。多情种子的天堂,在伊甸园迷离的月色中;康巴汉子的天堂,在河曲马颠狂的雕鞍上。我的天堂,我们这些跨鹤骑牛,餐霞饮露的诗人,纵然能给天堂赋予千般旖旎,万种风情,但最令我心仪的天堂境界,则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至深至静的闲适。
(3)我并不认为神仙池就是我心目中的天堂,但至少它是天堂中的花园。B它们时而绛青,如江南少女织出的最美丽的锦缎;时而蔚蓝,直让我感到它是女蜗裁下的一片最为明净的天空。这特殊的风景,比之雪宝顶下的黄龙,多婉约而少磅礴。比之文学,它不是敲金戛玉的汉赋,而是清新如露的晚明小品。
(4)神仙池并非一池,它由无数的小池构成,弯弯曲曲,层层叠叠;上下盘纡,错落有致。水流处,滩泥如千万条小金蛇,在阳光下,在水波中,欲飞还蛰,鳞光四溢;水静处,那些泊在泉底的树枝,历千年百年,虽铅华褪尽,但风姿如旧。如同梦的化石,既让你体会温婉,又让你品尝倔犟。更有那四围的山色,被喷翠的冷杉与煮霞的红桦搅得五彩缤纷的山色啊,竟然颠之狂之、舞之蹈之,全都醉倒在神仙池中!
(5)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指水土的功能;我要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神仙,这是指水土的品位。养人的水土,随处皆是;养神仙的水土,在这人间,你能找到几块?养神仙的水土,那就是天堂啊!
23、第(1)段四个加点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写错了,请改正过来。(2分)
粗广:
24、被作者赞美为“天堂中的花园”的地方是:
25、先将下列句子排序,然后判断应还原到第(2)(3)段的A处还是B处。(3分)
①何况神仙池中的水,这些钙化的滩流,已是泉到了极致。
②林泉危石、花鸟虫鱼,无一不是自得其乐的神仙。
③是什么样的幸运儿,成为了天堂花园的土著呢?
④它们是飞鸟、是流泉、是经霜转红的林叶、是呢喃如燕的樵风。
26、研读下面的例句,模仿其表达方式仿写一句。(2分)
例句:“最令我心仪的天堂境界,则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至深至静的闲适”
仿句:最令我心仪的天堂境界,
27、品读第(4)段末句“更有那四围的山色,被喷翠的冷杉与煮霞的红桦搅得五彩缤纷的山色啊,竟然颠之狂之、舞之蹈之,全都醉倒在神仙池中!”。(4分)
⑴用一句话说明该句子所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现实情景:
⑵任意选取两个角度(修辞、表达方式、内容、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等)对该句进行赏析。(30字以内)
作文(60分)
1、小作文:20分
2、大作文:40分
2007年春季宜昌市城区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答卷
|
题 |
识字书写 |
阅读 |
写作 |
总计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作文一 |
作文二 |
|
||
|
得 |
|
|
|
|
|
|
|
|
|
识字与写字(6分)
读下面一则文字,完成文后的要求。
1、(1分)xiàng
3、
4、
一、(共8分)
1、
4、
6、
8、
二、(10分)
9、
“五鼓”相当于现在的
10、(2分)
11、(4分)
草木皆青苍不凋:
奇怪不可尽状:
12、
三、(12分)
13、首先是
14、可替换“岁月尘灰”的词语是
15、
16、。(3分)
|
描写对象 |
几只爬行的鹰 |
||
|
描写角度 |
|
外貌(形态) |
|
|
例句 |
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 |
|
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
17、(3分)
四、(12分)
18、(2分)穿百衲衣的风俗:
19、(2分)
20、(2分)
21、(2分)
22、
(1)(2分)
(2)(2分)
五、(12分)
23、(2分)粗广:
24、
25、排序:
26、(2分)
仿句:最令我心仪的天堂境界,
27、(4分)⑴
⑵赏析。(30字以内)
作文(60分)
2007年春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识字与写字(6分)
1、(1分)xiàng
3、玩:第一步,在部首目录第四划中查找“王”,在检字表“王”部第四划中查找“玩”。 “耍”从略。只要能按表达能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到该字即得分。
4、(3分)本题得分要综合全卷面书写水平后评出。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写楷体、行楷字均可。一等得3分,书写正确、端正,符合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二等得2分,书写正确,较符合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较好。三等得1分,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
阅读(54分)
一、(共8分,每题1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
4、岂不罹凝寒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10分)
9、3点至5点。(1分)
10、(2分)西 望 重 山 如 阙 ,江 出 其 间, 则 所 谓 下 牢 溪 也。
11、(4分,各2分)大意正确,通顺即可。但如下关键词要解释出来:
皆——都;凋——凋萎,凋谢;可——能够;尽状——全部(或一一)描绘(形容)出来。以上关键词错一处扣1分。
示例:草木皆青苍不凋:草木都是深绿色,没有凋谢零落的。
奇怪不可尽状:奇形怪状,不能一一形容出来。
12、欧阳修(1分),《醉翁亭记》(1分)。山环水绕(大意近也可)(1分)。
三、(12分)
13、好奇,同情,赞美 。(2分,对两处即可得全分,错一处扣1分,错两处不得分)
14、如饱经沧桑
15、(2分)。能理解到如“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之类意思的层次即得分。直解其句意不得分。
16、(3分,一处1分)
|
描写对象 |
几只爬行的鹰 |
||
|
描写角度 |
动作 |
外貌(形态) |
神态 |
|
例句 |
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 |
符合要求的一个原句即可 |
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
17、(3分)。符合要求,语言通畅,表意准确,在字数内即得全分,其他斟情给2分或1分。
四、(12分)
18、(2分)。答案应包含两点,一点1分:①常生病遭灾的小孩,父母会为他而挨家挨户讨布缝衣穿②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或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
19、(2分)。母亲认为百衲衣可以保佑孩子平安成长,而对于母亲来说,没有比孩子的平安健康更重要的了,(1分)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1分)
20、(2分)。生活中要懂得感恩。或用原文中的语句如: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或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或知恩图报。
21、(2分)。学生应举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以下方面举到一个即可。如: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这些其实都是“百衲衣”。如家长的爱护、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等等都可。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文后题目。(4分)
(1)(2分)。父母都是想为小孩子祛病化灾,希望他们健康平安的成长。(意思对即可)
(2)(2分)。两种态度皆可,但要说清理由。
如学生回答应该摒弃。因为这些风俗中确实带有迷信色彩,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身体不适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健康成长。
回答不应该摒弃也可,因为这些风俗中虽带有迷信成份,但也蕴含有浓浓的亲情、乡情。它是当地人民融洽和睦、友爱的纽带。
五、(12分)
23、(2分,每个0.5分)
粗广:粗犷
24、(1分)九寨沟神仙池或神仙池
25、(3分,排序2分,还原1分)。
排序:③
26、(2分)。仿句:略。关键是要在句中引用诗句表达。没引用诗句不得分。
27、(4分)。⑴四周山上景物全倒映在湖水里。(2分,意思近即可)。
⑵(2分,一个方面1分。)欣赏到位,表述清楚即可。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清澈的湖水和山色倒影写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作文(60分)
作文一:(20分)
一类文:16-20分 设想丰富、生动流畅、富有韵味
二类文:12-15分 通顺自然、表现主题、说明清楚
三类文:11分以下 语言较差、内容混乱、说明不清
作文二:(40分)
一类文:36-40分 语言优美、叙述生动、感触独到、抒发真情
二类文:28—35分 语言流畅、完整讲述、感触清晰、叙写得体
三类文:24—27分 语言通顺、结构一般、有所感触、叙写平淡
四类文:18-23分 语病较多、结构散乱、感触模糊、叙写不当
注:1、特别差的作文可评17分以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