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些话想说
老孙

很多时候,作为节目导演,我们会花很多的心思在每一期节目上,邀请到老板和众多的脑库,寻找创业者,还有许许多多细枝末节上却又不得不做好的事情,大家在电视机前看到的一期节目,真正凝聚的是很多人都心血。感谢一路走来对《谁来一起午餐》默默支持的那些观众。你们的心声我们都通过博客、邮件和电话了解到了,我们也和你们一样,希望这个节目能更多的给大家带来益处。
前段时间看到唐骏先生那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很大,许多的网友在博客上展开了很热烈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给节目献计献策。我们几个同事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大都选择在博客和邮件上寻找新的信息。这次的讨论也给了我们许多的触动,那就是和观众的感情一定要维系好,我们应该多一些真实的交流,大多数时间,我们会在博客里更新我们每期节目的预告,提醒大家来收看,但同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和大家聊聊我们做节目的心声,把更多的点点滴滴分享给我们亲爱的观众朋友。
接触过我们节目的人可能比较清楚,我们组4个导演,三个女孩子和我一个男生,都是80后,还有三位可爱又勤劳的实习生们,是一支很有活力的团队,在有的人眼里,我们有点像“人精”,接触那么多的人,和他们聊很多关于商业的东西,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印象比较深的是每一次见到一位嘉宾以后,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冒出一句“这么年轻的导演啊”,对,我们真的很年轻,我们改变了一半人对于导演是“大胡子、不修边幅、着装怪异”的印象,我们依然保持一颗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的心态。很感谢有《谁来一起午餐》这个节目,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成功人士,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商业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感谢那么多愿意走进我们节目的人和我们分享了他们人生的宝贵经验,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年轻人来说,给自己积累的宝贵财富。
说到做节目,也许我们的压力并不轻,要牵涉到那么多的人,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小的差错,我记得我刚到组里做第一期节目,录制当天,我的一位选手没有在原定时间赶到,打她的电话也打不通,信息也没有回,其他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完毕,那一刻,作为当期导演,心里是非常紧张的,俞茵老师形容当时的我:脸都已经发白了。后来看到出现在录影棚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一颗千斤重的石头从我的心里落下……围绕节目有关的人的一些故事,我想许多亲身参与者都历历在目,那么多人泪撒现场,那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那么多人因节目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感动了身边的人。我想作为节目的导演,从头到尾都参与,我们更习惯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来记录着这些所有的美好。依然还忘不了我可爱的同事为了让选手的发挥更出色,万分着急而哭出来的样子,实在是想把节目做好,想让每个选手都有很好的表现;也忘记不了我们的制片人盛荣同志永远的那份处事不惊,于任何波动变化中找到最佳解决办法的那份从容。美娟同志更像是一位知心姐姐,亲切温柔的为她的每一位选手做着她最该做的。还有我们那三位最可爱的实习生弟弟妹妹:仝仝、小安、刘爽。都很用心努力的和大家一起成长。
做节目,我们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还有就是感情,每次和创业者从萍水相逢到真正坐下来,掏心窝的聊开来,我们会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我们想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是我们八卦,是我们要更好地理解和读懂他们,我们才能把它们的心声和价值观传递给别人。感情这东西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一泛滥起来收都收不住,每次在现场录影的时候,紧盯着监视器,脑子里很希望这就是一次最完美的现场直播,虽然每次都要有输赢,我们会为获胜者高兴,但同时也会为落选者惋惜甚至难过。前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患上“录影综合症”,就是每次录完一期节目,我的心情都会很糟糕,不想说话,很安静很安静,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一样,不敢去安慰落选者。有时候借着吃饭或者喝点小酒的时候大哭一场,情感释放,人都是要将心比心的,对于一个创业的人来说,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他能有勇气站在这个舞台上,他就是强者,我们就应该会他鼓掌。对我来说,每做一期节目,对自己都是一次内心越发成熟的宣言书,虽然我还是会笑还是会哭,但是我会在心里镌刻住:在我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里,我和《谁来一起午餐》共同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