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要感受棋逢对手,管他英雄不英雄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谁来一起午餐》新动向 |
老孙说两句:
[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做梦
]
序
事情貌似是这样发生的:
1、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我的山寨电脑居然神仙般地恢复了搜索功能,怎能轻易错过?先 Google ,再 Baidu ,最后 Yahoo ,终于搞到了节目组的电话……由于电脑消耗太多元气,自打那以后,这个功能就再也没灵光过……
3、于是,六个月之后,我赤脚盘在某酒店的书桌前,努力回忆那一天发生的种种。。。
事情貌似是这样结束的:
4、工作人员把我往演播室外面赶,很多人围着我们,有人帮我摘了耳麦,有人把我推进了一辆超长凯迪拉克,老孙微笑着递过一杯香槟(还是“雪碧”?),而我,着实坐在了陈博士的身边。。。
5、手机铃声大作,大家的似乎都响了。。老孙被通知回演播厅,陈博士被秘书催着去了机场,我被老板 call 回了办公室开天翼的 kick off meeting. 。。。就这样,大家都散了,或者说,是各就各位,回到了我们原来的位置。。。
是冲动,还是选择?
最常被人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节目?标准答案是“一时冲动”……
的确是冲动,这事儿让我再多考虑几次,没准儿我就不敢干了……可是,也许明眼人能感觉得出来,所有站在那个台上的选手都属“选择性冲动”……这是我们的选择,在看来迷茫的道路上执著地选择……只是庆幸,在我们选择的同时,我们有幸地被节目 / 被导演 / 被老板选择……
是双赢,还是冒险?
选手之间流传着这样一种阿 Q 精神 ? “无论谁去午餐,我们都是赢家,好歹咱上中国最好的财经频道了!”关于结局,标准答案是“双赢”……
可是,我的非标准诠释是“疯狂的冒险”不是么?在聚光灯打亮之前,我们谁都无法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不认识对手,不能见面,不知道对手和脑库门即将抛出的问题……我们胆战心惊,却兴奋得要命!是冒险,更是体验。张震岳的那句歌词写得好“就怕你不说,就怕你不做,别让遗憾继续,一切都来得及……”
是结果,还是过程?
偷瞄过老孙的“编导评语”,脑库说我用一颗公主的心,“清醒地功利着”。。。我很是赞同,并且越来越发现,在争取功利的道路上,对“过程”的领悟是我意外的收获。有谁能想到,这个节目的体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何峥嵘女士在节目最后,冲出来轻拍我的肩膀,在我耳边说的那句话?没有镜头,没有录音,没有麦克风,我却像如获珍宝般,细细品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