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
我经常对事业感到恐慌,感到现实和理想距离是如此之大。不只我有这种感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事业恐慌的时代。现在或许比以前更容易过上好生活,但却也比以前更难保持冷静,或是不为事业感到焦虑。为何我们会变成事业焦虑的囚徒,不时抱头痛哭?
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那些势利鬼。势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势利,就是以一小部分,来判断整个人的全部价值。当今最主要的势利,是对职业的势利。
派对中,当被问到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你是做什么的”时候,一个人的回答将决定对方接下来的反应:对方可能会对你在场感到荣幸,或是开始看表找个借口离开。大部分人所愿意给出的关爱、尊重取决于他人的社会地位。这就是人们如此在乎事业和成就,以及金钱和物质的原因。人们活在一个物质能带来大量情感反馈的时代。而人们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背后的情感反馈。
还有另外一些因素也使我们比过去更难获得平静。拥有自己的事业虽然很不错,但同时,人们也从未对自己短暂的一生有过如此高的期待。这个世界用许多方法告诉人们,他们可以无所不能。这造成了一个问题:嫉妒。大家恐怕很少会嫉妒英国女王,虽然她那么富有。因为人们觉得和她来自两个世界。两个人越是年龄、背景相似,越容易陷入嫉妒的苦海。虽然事实上,今天一个人变成比尔·盖茨和在17世纪成为法国贵族一样困难。但人们的心理感受却云泥之别。媒体让人们觉得人人都可能成为比尔·盖茨。书店里有两类书,一种告诉你“你能做到!你能成功!没有不可能!”另一种则教导你如何处理“缺乏自信”或“自我感觉极差”。
在中世纪英国,人们会觉得一个穷人“不走运”,而现在美国,他会被叫作“失败者”。这显示了400年的社会演变后,究竟谁该为人生负责的看法的改变:不再是神决定命运,而是自己。
另外,当我们想到“失败”,恐惧的不只是失去收入和地位,更是他人的评论和嘲笑。当今世界最会嘲笑人的就是报纸,每天一打开报纸,都能看到那些把自己生活搞砸的人,被人们在茶余饭后挖苦。西方传统留下了来自古希腊的“悲剧”。这是专门描绘人类失败过程的艺术,同时也包含了某种同情。几年前我和编辑聊西方艺术中最伟大的几个悲剧故事,我想知道他们会如何以新闻方式呈现这些经典悲剧故事。
我们谈到了《奥赛罗》,我要求他们以这个故事写一个头条,他们写道:“移民因爱生恨,刺杀参议员之女”。而《包法利夫人》则是:“不伦购物狂信用欺诈,出墙妇女吞砒霜”。这些人真的很有才。
现代社会令人焦虑的另一个缘故是,除了自己,人们不膜拜任何事物,人们对自己评价极高。为什么不呢?人类把人送上了月球,达成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人类开始习惯于崇拜自己。历史传统一直都是敬拜一位人类以外的灵体,神、自然力、宇宙……而如今,人们逐渐失去了这种习惯。
成功的有趣之处是,人们时常以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成功。人们总认为,成功的人可能很有钱,在某些领域很有名。从前,我对成功非常有兴趣,我总是想着“要怎样才能更成功?”但现在,我越来越疑惑:究竟什么才是“成功”?
我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成功。人们常听到有关工作和休闲的平衡,这是瞎扯。所有想象中的成功者,都承认他们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放弃了一些东西。
人们对成功人生的想象往往不是来自他们自己,而是来自他人。例如男性以父亲作榜样,女性则会以母亲作榜样。人们也从电视广告以及各种市场宣传中得到成功的想象。这些影响着人们的看法。当听说银行业是受人尊敬的行业时,许多人便加入银行业,而当银行业不再受人尊敬,他们便对银行业失去兴趣。
我想说的是,人们在不放弃对成功的想象的同时,必须确定那些都是他们自己想要的。目标是他们真心所愿。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在人生旅程的终点,发觉一生所追求的从来就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作者为英国著名作家,著有《爱上浪漫》、《哲学的慰藉》等作品)
http://mmbiz.qpic.cn/mmbiz/S3eNibHQFFxEiaQmpNy4vzKmqS6jaibXP5XpnDcI0OekHibU1EUWia6f576fk1iaf5zy2blodtzG5KGx3GIia7mLyuDtw/640?tp=web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