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很难想象有一个人能将冷峻、善良、坚毅、果敢、富有人性集于一身,但是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高仓健,一个在日本和中国都家喻户晓的演员。一个曾经风靡中日两国的偶像。
他出生在最苦难的岁月,一个国家将所有的一切压上开动战争机器的年代,从童年到青年时代,每个平民都为衣食奔波的年代。甚至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大学毕业后走上为当时人所不齿的演艺之路。
成为明星并没有让他走上坦途,失去了孩子、婚姻,甚至私宅被大火烧为白地,孑然一身,独自前行。在前妻的灵前他也曾经无比懊悔。我们无法确知他的内心所思所想,也许他认为自己冷漠,也许他懊悔自己对那个叫做江利智惠美的女子在十二年的婚姻生活中不够关心,也许还有其他的我们无法确知的东西。
但是高仓健的人生,始终是充满了“男性”的能量。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成功从英俊的侠客转型为更富有人性色彩的冷峻角色。如果说《追捕》中的的检查官杜丘,还只是冷峻、果敢和善良的符号化的“男人”;《车站》中的警官英次的内心冲突和痛苦;《幸福的黄手帕》出狱者勇作的挣扎与期待,则是对人性更丰富和深沉的解读。人性中的至真至善、作为男人的正直和责任的承担。在生活中步入中年以后的高仓健,更是在“冷”之中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即使爱人远去,高仓健仍然几乎没有绯闻,生活低调,偶尔从媒体上看到的资料,都是善的释放,对“杜丘”配音毕克去世的哀悼,悄悄的给感冒的合作者买来皮衣……温暖着当事人,这些人性之光也温暖着当代观众渐渐冷却的内心。更重要的是他在影片中和同事们一起对既往错误的反思和对人类正性力量的向往及实践,深深感动着每一个观众。
高仓健,这个曾经踯躅于街头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小田刚一,满含悲伤的的泪水开始自己的演艺之路,但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新世纪之初的半个多世纪里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拓展了“演艺明星”的角色范畴,穿越生死,成为了一个真正大写的“男人”。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活着就要真诚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无意义中追寻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生而自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同样也要负责任的对待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在这样或那样的存在中挣扎,关系中成长,但每个人也要在认同的渴盼中忍受孤独和寂寞;最终在死亡的道路上,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高仓健并不是完美的,但是他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断的超越“昨天的我”,在备受诟病的行业中寻找光明和温暖,诠释自己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男人”。
(文: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