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馨系列培训课程之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研讨班
(2013-07-11 09:23:48)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课程安排 |
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研讨班
精神分析理论 |
精神分析学发展史 |
精神分析技能 |
精神分析概述(历史、发展、特点、适应症、禁忌症) |
个人体验与案例督导 |
对上述技能的切身体验,对自己人性认识越深刻,越能更深的走入来访者内心 |
经典精神分析学概论 |
人格结构与意识结构、驱力理论、焦虑与适应 |
了解自己的过往今生及其如何影响自己对未来的选择。 |
|||
安娜弗洛伊德与自我防御机制 |
移情、反移情与阻抗、自我觉察训练 |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神经症类心理疾病的心理咨询/治疗 |
|||
各类心理症状的动力性理解 |
自由联想、节制与中立 |
||||
梦的解析 |
常用防御机制的识别 |
各种严重心理障碍尤其是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治疗 |
|||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 |
释梦技术 |
||||
自恋与自体心理学 |
病人评估 |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抑郁症、神经症心理治疗 |
|||
移情的现代观点 |
治疗设置与督导、特殊问题及处理 |
||||
反移情、移情-反移情场域与“分析性第三者” |
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与夫妻关系治疗 |
|||
治疗的设置与其意义 |
自体精神分析与自恋 |
职场减压、人际关系、职业指导 |
|||
如何做初始访谈 |
施虐与受虐;分裂与成长 |
失眠、性心理问题等的心理治疗 |
|||
精神动力学评估诊断 |
解释、重建与修通 |
|
|||
节制、澄清、对峙、解释、共情与肯定化技术 |
如何结束治疗 |
|
|||
总结及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