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与神经症
(2010-04-22 10:08:52)
标签:
认知行为行为疗法来访者行为治疗康欣健康 |
分类: 康馨简介及活动通知 |
2010年4月19日下午,郑州康馨心理咨询中心如期举行了认知行为治疗系列讲座之一——认知行为治疗与神经症,本次活动由于涉及角色扮演,基于保密原则,仅限包括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教师,心理治疗师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参加,。
本次讲座由本中心高级心理专家康欣老师主持。康欣老师是全国首批经过专业培训认证的认知行为治疗师,先后系统参加了由凯利教授主持的贝克认知行为治疗三年连续培训项目及有纽豪斯教授主持的三年期的灵活认知行为疗法培训和统一认知行为疗法连续培训项目。
讲座正式开始后,康欣老师首先用提问的形式和大家讨论了何谓神经症,神经症包括那些心理疾病。
用互动的形式回顾了包括合理情绪疗法、森田疗法在内的广义认知行为疗法。强调狭义的认知行为疗法仅仅是指20世纪60年代阿伦·贝克在宾夕法尼亚发展出认知疗法。贝克式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其结构化、规范化的技术、可预见的效果得到了医疗保险机构的广泛认可,迅速在全球成为最为流行的治疗疗法。康欣老师非常结构化的、系统化的从宏观上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常用的理论、技术及新发现。
基于大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误解,康欣老师强调了认知行为疗法的五大特点:1.治疗联盟强调了坦率与合作的来访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于认知行为疗法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建立治疗联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最重要的工作。
2.确定目标关注问题,关注的首要重点是现在,也就是此时此刻的原则。
3.结构化以及快捷有效。认知行为疗法是非常具有结构化的,无论是整个治疗过程还是每次的认知行为治疗,这就要求认知行为治疗师具有高度的掌控力,实现在良好的治疗联盟下,取得快捷有效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的疗程一般在10次左右。
4.认知行为疗法具有教育性,它会不断的让来访者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的全过程,以教会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5.采用不同的技巧来改变情绪、行为、思维。
接下来,康欣老师又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常用的方法技术,认知方面如情绪记录表,苏格拉底提问,箭头向下,微链分析,宏链分析等;行为方面如暴露技术,放松训练,自我照顾,等,当然,其他的一些技术如意象重构、空椅子技术、时间线、催眠等如果对治疗效果有益,也可以整合其中。在介绍这些方法技术时,康老师一方面结合理论,如当场模拟将背景和认知三角理论相结合,在认知和行为两个角上做功夫,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和行为两个角,从而使来访者的情绪角发生改变,减缓或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在讲座的中间部分康欣老师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性,提出采用角色扮演,由现场学员提供案例进行演示,我们学员扮演一个婚姻问题的来访者,在学员简单介绍来访者的背景之后,康欣老师简单的向来访者介绍认知行为三角,使来访者概要的了解了认知、行为是如何影响她的情绪的。接下来,治疗师熟练地用20分钟的时间用情绪记录表、苏格拉底提问、箭头向下等技术,使来访者对于目前的婚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焦虑的评分也从8分下降为4分,当然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可谓淋漓尽致、激动人心。
康老师系统的讲解了如何制定治疗方案。第一:诊断,根据过去的重要经历,进行宏链分析,进行个案概念化(包括来访者的核心信念、中间信念、自动思维、情绪、行为等),第二:目标设定,设定咨询效果的总目标、每次咨询的子目标及实现个个目标的措施、运用的技术、实施的步骤。
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康老师提到心理治疗发展的新方向是整合式的心理疗法,而认知行为疗法正是因此应运而生的。
最后,康欣老师简述了如何成为合格的认知行为治疗师及不断自我超越。
这次讲座使大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走向有了宏观的整体的全新的了解。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询问下次认知行为讲座举办的时间,并强烈要求增加课时及开办封闭性小组,学员们的急迫心情让康老师重新思考课时安排,大家听了康老师的话语后才缓缓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