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常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或危险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体验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反应时,才可能产生危害。例如:看到一辆汽车正向我疾驶而来,此时我担心汽车会撞上我,担心我的生命有危险,并体验到紧张和害怕。假如我正横穿马路,这种反应完全是正常的,是一种有益的反应;但是,假如我是在公园里休息,而汽车行驶在公路上,那这种反应就是过分的、有害的。
焦虑、担忧和害怕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因为它们能促使我们作好应付应激或危险的准备。担忧、害怕和焦虑激发了一种激素(即肾上腺素)的释放,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能为我们战胜或逃离危险的情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一旦应激或危险消失,这些暂时的变化也随之复原。
我们的祖先面对的常常是肉眼可见的威胁,这危及了他们的安全,诸如野兽、充满敌意饬同伴等,因此他们最合适的反应当然是“战斗或逃跑”。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些更加复杂的东西??如延误,家庭问题,疾病,失业。和我们的祖先相比,尽管面对的问题不一致,然而所造成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却是相同的。
应激时,我们所感受到的身体反应主要表现为:肌肉高度紧张,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出汗,以及胃肠道的变化等。所有这些反应可以为肌体的行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这种变化与焦虑紧张时的身体感受是一致的,如焦虑时同样会感到肌肉紧张、呼吸加快、心跳加快、出汗等。
与应激相关的心理变化,最常见的是思维方式发生的变化,有时情绪和认知也会产生改变。与身体的变化一样,它们这些变化也有利于我们应付应激情境。当我们面临危险或应激时,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专注,从而提高了注意力,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每一个人面对一个重要的挑战时,这些心理变化就是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要是没有这些应激性的反应,他们的行为就可能出错。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如感到烦躁不安或是体验一种幸福感。
应激情况下所出现的身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正常、有益的反应,也是十分重要的反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当我们承受的压力(应激)增大时,处理压力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变得更加有利于面对危险的情境。
但是应激反应成为慢性或反应过度强烈时,就会产生危害,出现各种问题。若应激的心理反应持续存在,可导致思维过度集中于忧虑的事情,以致人们总是认为事情槽糕极了,担心事情不可救药了,他们常常采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在应激状态下,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会给身体的变化带来恶性循环,例如:“胸部感到疼痛肯定是得了心脏病!”“这种感觉无法忍受,我什么事都做不了了!”这些想法将使应激反应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延长了身体的不适感,从而导致了焦虑的产生。
由于长期地忍受着担忧和焦虑,情绪上还会发生一些典型的变化,如:易激怒、持续的害怕和悲观沮丧等。当我们处于这种情绪状态时,会认为对所面临的应激(压力)感到无能为力;井且当我们感到应付乏力时,应激(压力)就会轻而易举地压跨我们。不管是谁触发了应激反应,引起心理问题长期存在的关键是焦虑、担忧和害怕的恶性循环持续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