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这也不学,那也不学,究竟因为什么?
(2016-11-11 20:32:42)悟空这也不学,那也不学,究竟因为什么?
文|闲云老叟
《西游记》原文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锻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西游真诠》
在道心发现之候,祖师云术、流、动、静四种都是旁门,一问一答,辨析详明。
(闲云老叟:术字门为何不能长生,未说明,后学补充,术乃现代所说之预测术,预测只能知命,不能改命,就好像到医院去做体检,术就好像医院的机器,机器能诊断出病来,却不能治病。不能长生,故悟空不学。)
特可惊疑者,流字门中之儒释道,静字门中之清静无为、守神入定都指为旁门,未免起人骇疑之心。何也?儒者正心,释者明心,道者观心。清静无为,老子之心法;参禅入定,佛氏之心印,皆从心上作工夫,正合批《西游》者心猿意马之解,收其放心之识。(闲云老叟:三家均以修心为宗旨。)而今云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欲舍此而别求真心,令人茫然,何处求索?噫!此可知从来读《西游》、批《西游》心猿意马之误,收其放心之浅。仙师早已明白显露于此,而非予之私言也。然则三教大圣人特用心以修道,非修心即道也。以为道合心猿则可;以为心猿即道则不可。世俗之儒释道皆心猿意马之解,收其放心之识,故仙师特晓之曰旁门,而非金丹至真无上之大道也。是道也,虽天生至灵之悟空亦何能识,故必求菩提传授。紫阳真人曰:“纵饶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如非天生至灵之悟空而欲从身中强猜,其可得闻乎?
(闲云老叟:此处最难理解。后文点明以心修道,非修心即道之意。实在深刻。修行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能是一下子就可以修成,比如今年修行与明年修行大不一样,但是有些人,自以为修了几天佛,念了几句经,持了几天咒,就以为自己修成了,其实大错而特错,可能有的人修了一辈子也没有修成,只有把心逐渐降伏,见本性,见心之真面目,才是与道合,即使与道合,也非道之本身。因道为体,心为用,用只能接近道,而不能代替道之全貌。故说,用心修道,而不是修心即道。祖师用了一个壁里安柱比喻,即不能以为自己修心了就成道了,路还很远呢。所以悟空不学这慢功夫。
憨山大师费闲歌可做参考。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规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除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悔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工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现在有多少人嘴念阿弥陀佛,却心猿意马?又有多少人,念了几本经书,就以佛菩萨自居了?又有多少人,有点职位,就迷失自己了?职位会给人很大假象,让人迷惑丢失自我,出现很多毛病。故不为职位而工作方是真工作,为了修行而修行,便是假修行。修行不是修无,而是在有中修无。修行不是厌倦,二是以满腔的热情去工作,去生活,去为他人服务。不求来生得佛果
, 只谋今生菩萨事。落于形式之学,悟空不学。
祖师对静字也做了解释,休粮守谷即辟谷,辟谷先要学会食气、食精,有些人不知食气、食精之法,误认为不吃饭饿着肚子就是辟谷,实在大谬,后学就曾见过几人,盲目辟谷,在辟谷期间出现因为饿晕昏倒之事,导致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至于打坐,也当有气方可,气走经络,才是真打坐,故说,无气打坐,犹如空推磨。)
又有一等浊俗愚夫,多以采阴补阳之邪说诬惑圣经,故仙师之动字门中首辟其妄,请有志学道者细加注目。此道万劫一传,非人弗授。
(闲云老叟:动之门,乃身外求法,心外求道,已远离己体,故为妄,怎可长生?故悟空不学。祖师以水中捞月做比,实在精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