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吴哥王城遗址(也叫通王城、吴哥大城)其实是由2代王朝的2个都城所组成,前后相隔约300年,有部分城池相交重叠。以巴芳寺(巴本寺)为中心的王城由第一任国王耶输拔摩一世迁都暹粒建造,也是高棉历史上的第一座都城,包括古皇宫、普拉帕里雷寺、提琶南等建筑,位置偏隅西北,另一位以巴戎寺(巴扬寺)为中心的新都城是由阇耶跋摩七世建造的,由护城河、城门、巴戎寺、战象台、癞王台、十二塔庙等遗址组成,排列在通衢大道之上尽显恢弘。吴哥王城遗址为后人留下了厚重丰富的历史遗产。
这天半夜就要离开暹粒回国,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消磨,同行的都去老市场购物了,我们在酒店门口租了“嘟嘟车”再次进入吴哥中心。迎着东南亚旱季清凉的晨风沿着被暹粒人戏称“高树公路”的林荫大道,穿过微笑佛陀注视中的巴戎寺立定在一道被3排圆柱架空的200米长的砂岩参道上,参道的尽头就是被称作“藏子寺”的巴方寺。


走上参道,喧闹的小喇叭在身后渐渐远去,吴哥王朝的第一座国庙巴芳寺在暹粒河浓密的丛林中已经沉浮了近千年,朝代的更迭、信仰的皈依、战争的毁灭、自然的吞噬将这座曾经恢弘的寺庙变成今天一堆石头阵,法国人卸下了近30万块石块准备用原物归位法进行复原,然而拆卸下来的石块因柬埔寨内乱建立的档案资料被红色高棉销毁,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它原来的位置而散落在遗址的空地上,石块上厚厚的褐绿色的苔藓述说着无边的绝望。


巴芳寺有着五层拱形长廊是由从荔枝山上切割运来的石块由工匠凿成一块块构件垒砌而成,没有任何粘合剂,经过近千年的岁月大部分已经坍塌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有几十米还可见这座国庙曾经拥有一层层漂亮的长廊。看过一个故事,说是吴哥国王和暹罗(泰国)国王是两兄弟,暹罗国王将一个王子寄养到吴哥王宫,大臣们认为这是暹罗人觊觎吴哥的企阴谋,所以将暹罗王子杀死以除后患,吴哥王后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遭暹罗人的报复便将王子暗藏其中,后人便称这个寺庙为巴方寺(意思叫“藏子”)。
走过残存的拱廊,俯瞰四周,寺庙的最高层代表着宗教中的天堂须弥山上还有一方残存着石头门框倔强不屈却又孤独地伫立在天空苍穹之下。


巴芳寺的西隅还横亘着一座气势不凡巨大的卧佛,城墙既是佛,佛既是城墙,头朝北脚朝南,带着宝髻的头部清晰可见,隐约可见枕着右手,脚部只能凭借自己的现象了,据说这座佛像是500年前由虔诚的佛教徒们修建,安详静卧的大佛讲述着吴哥不曾结束的久远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