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不大在乎自己的过去,渐渐地在脑海中过去的喜怒哀乐都变得模糊不再清晰,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越野车一路向西穿过沪浙苏皖的翠绿田野,进入丘陵。随着路况越来越差,绵延的山丘、绿油的松林、满坡的茶园、路旁摇曳的茅草,零星记忆的碎片一点点被串起。记得小时候在这条坑坑洼洼的小道上,我曾坐在慢条斯理缓缓蜗行的牛车上、或突突突冒着黑烟的拖拉机上、或没有顶棚的军用大卡车上摇晃颠簸着,每颠簸一下便会引来孩子们的欢呼,那时,快乐就这样容易满足。

从国道上找到一个叫“十八里店”的岔路口,小时候到十八里店就快到家了,这是一个儿时的记忆现在感觉还是格外的亲切,立即要求下车留影。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不断地问讯寻觅终于在几个乡亲指点下我的出生地到了。虽然我10岁就离开了这里,但我毕竟在这儿度过了童年,这就是我的童年故乡。
眼下,儿时的记忆已被一片一人高的荒草和森森的树木覆盖,树林中曾是一排排粉墙青瓦的平房,远处的山包还是小时候玩耍的天堂吗?记得那时候春天上山采映山红、夏天捉蚂蚱、秋天摘野果、冬天打雪仗......为什么小时候觉得很高的团山堡现在变成了一个土丘。我几位哥哥都曾经回到过这里,从他们的叙述中我略知大概,可是和我同行的阿妹还是被眼前的荒凉唏嘘了,原来阿妹从小学到高中直至毕业分配都在这儿,她对这块土地的感受格外得强烈。
由于性质特殊,原先的单位在十多年前被撤销,因为是一块上海的“飞地”所以土地所有权仍然保留,撤编时将所有的建筑物全部推平避免被当地百姓占有造成纠纷。十多年过去了,原先的居住的变成了一片荒芜。

在惋惜中回头与童年的故乡告别,耳边仿佛回响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里面有我!继续西行,一路上不断有同学要求下车,回到曾经学习工作过得地方都显得那么兴奋,有位女同学还摘来她儿时枣树上的青枣咬在嘴里格外甘甜。
看到那座叫“狮子口”的平顶山,山脊呈现水平状,在它的尽头是垂直的悬崖,崖下是一条奔腾的大沙河,那时我们的作文里经常会有“巍巍狮子口,奔腾大沙河”的词句。28年后回来忽然发现她原来也很美!这是我从来不曾有过的感受,青山绿水,恬静宜人,连吹来的微风都带着一丝松香!

儿时的记忆中爬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一路上不断有同学在说小时候在爬山过程中的趣事、险事、糗事:山上的映山红有红的、黄的、白的,只有红的可以吃,酸酸的有一丝甜味;有一种茅草满山遍野,能长出长长的雪白的毛绒绒象狗尾巴,但茅草在刚长出嫩芽是可以吃,小时叫它“茅针针”;还有一种草一节一节的,折断后就是我们的“挑棒棒”的游戏棒;秋天的山上更是果实繁多,野生栗子、小苹果、乌米饭等等,那时的孩子没有现在吃不完的零食,秋天上山就是孩子们解馋的最佳时节......大家在叽叽喳喳,哄笑着、回忆着。眼前仿佛闪现出儿时的我,没有同龄孩子“野”,大多是跟在哥哥们的身后或小伙伴们的后面,他们上树我只能在树下等他们打下的果子,回忆让我的记忆越来越清晰......

两天的“怀旧之旅”即将结束,大家忙着将各自的通讯办法留下。在蒙蒙细雨中我不断环顾四周的山峦湖泊,这里曾是父兄们贡献了青春的地方,当时的离开没有过多的眷恋倒有一种“逃离”的意味,但若干年后回来,曾经的艰难困苦已经淡漠更多的回忆是快乐的,虽然这种快乐来得很平常,象一株山草、一棵山花、佛在脸上清凉的山风,很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