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羽:央企库存危机,选股如何反其道?

(2008-12-31 16:40:12)
标签:

选股

毛羽

新东风

51value

市场

股票

分类: 左安龙毛羽

毛羽:央企库存危机,选股如何反其道?

 

一、     央企库存急剧上升

 

随着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期多次强调国资企业面临销售不畅,库存急剧增加的压力,企业库存问题时隔5年之后再次为决策层高度重视。记得在98年到01年低潮的经济周期中,很多国企都面临库存积压严重,库存严重贬值的危机,我本人也有切肤之痛,我那时正担任中国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为盘活多年的大量库存绞尽脑汁。而随着近五年大家习惯以储物代替储币,如房地产企业大量储地,钢铁企业大量储存铁矿石,电力企业大量储煤,库存管理似乎渐渐淡出了企业管理者的视野,而一旦经济危机来临,高价存货导致的效益降低、资金周转不灵等等系列问题立刻就表现出来

 

根据新东风无忧价值网对三季度数据显示:存货同比上升的公司1002家,占上市公司的2/3,存货上升50%以上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房地产、钢铁、电力、有色、煤炭、化工、机械等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同期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公司占50%。

 

库存是什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库存是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必须储备的原料和产成品。存货是个双刃剑,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经营稳健的企业要保持库存和生产经营的协调。投机性库存,比如土地、铁矿石、电解铜等,在这些物资价格大幅上升时,会给企业带来意外赢利,但如果价格掉头向下,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害。最近几年国内地价飞涨,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猛涨,能多企业都做足了库存的投机文章,比如在地价上升时房地产公司拼命买高价地,在铁矿石价格上升的时候,钢铁公司拼命库存高价铁矿石,这些都有过增利效果,却也给企业留下了经营不稳健的长期隐患。

 

下图是包钢股份的存货图,可以看出,包钢的存货从05年的不到30亿,上升到08120亿,足足上升了4倍,这其中既包括为防止矿石价格上涨而大量储备的原料,也包括市场调整后销售不畅的成品。

        毛羽:央企库存危机,选股如何反其道?

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要有投资的思想,克服投机的行为。为搏价格上涨的投机性存货,如果库存不当,必然影响企业今后的产品价格和销售利润。虽然万科是一个经营很好的企业,但是,即便是在万科业绩最好的07年,我们对万科的评价始终有一条:万科“经营不稳健,可能导致资产质量下降或中长期风险”,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万科储地太多,尤其在07年拿了大量高价地,这些高价地必然会增加其今后房产开发成本,成为企业“利润杀手”,虽然这一“杀手”何时会真正出手,是很难提前预料的,但这种不稳健的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说不定今年,也说不定明年,早晚会暴露出来。所以提示风险,早加防范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企业存货大幅上升、资金周转不灵,是这个企业的稳健性大幅降低,如果一个行业也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表明整个行业都出现了问题。行业的稳健性也是可以度量和比较的,通过新东风价值投资平台特有的行业经营稳健指数来观察。如图是钢铁行业的全行业经营稳健情况,通过和前期对比,可以发现,钢铁行业平均存货近年一直持续上升,而通过和市场的平均经营稳健性对比分析(图中红线代表行业,蓝线代表市场平均经营稳健性),钢铁行业的经营稳健性近年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毛羽:央企库存危机,选股如何反其道?

 

钢铁行业和市场的经营稳健性对比

 

二、     央企库存危机,选股如何反其道?

 

李荣融说,目前中央企业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生产经营增速明显回落,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急剧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是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减利和亏损企业增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

 

三是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少数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短期债务增长过快,债务风险加大。

 

和这些危机表现反其道而行,必然是一些能够对抗危机的好企业。按图索骥,在危机时候,寻找收入和盈利增长,库存减少,现金流增加和负债率下降的公司。其实,即使在经济景气的时候,这样的公司也是好公司,实证表明,这类公司在牛市中也能跑赢市场110%-250%。

 

具体分析和选取的18公司请在笔者官方博客新东风无忧价值网 中免费查阅。

 

因清理垃圾广告留言占用博主太多时间,先暂关闭博客的留言功能,交流观点,欢迎在www.51value.com 发表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