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客上邀请上个星期六听过吟诵分享会并有兴趣继续深入的朋友们,到我家一起学习。
上一个星期听完吟诵分享会的落梅从QQ上给我传来她公司一位阿姨的惠州吟诵调,她说之前听阿姨用本地话唱歌,她以为仅是唱歌,后来听过我们的吟诵介绍后,她再听觉得是吟诵,而且那位阿姨小时跟老师学习时,老师就这么教她唱,不这么唱诗就打手心。她的老师读过私塾。所以落梅录给我听。太感谢她了,我听后,的确是惠州吟诵调,和我老师秦国伟先生的惠州吟诵相似。
只要有人知道吟诵,就有可能发现身边快被遗忘的文化,所以我觉得不仅仅从孩子教育,成长自我修身的角度考虑,文化保存是最重要的。
吟诵诗词文赋是个容易让大众去接受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昨天下午在我家来了一些愿意继续了解吟诵的朋友们,因为我们住在农村,所以当有车的朋友没法来时,需要跟车的朋友也来不了,还有些朋友有事没法来,给我发来信息。我告诉他们没问题,吟诵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文化的深入不在一朝一夕。
昨天第一次在家中办,而且为江北的朋友带路耽搁了一些时间,有些朋友是上星期没听过吟诵分享会,不清楚吟诵怎么一回事,于是前面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吟诵,后来带着大家练气与分析了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图截自朱畅思老师的PPT)
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二四六个字来定平仄关系,如下面这首《早发白帝城》标红色字的为二四六中平声字,可拖长音的。
第一句:第二个字“辞”,第六个字“云”
第二句:第四个字“陵”
第三句:第四个字“声”
第四句:第二个字“舟”,第六个字“重”
包括韵字:间,还,山
这些字在吟诵的时候是可以拖长的,一拖长,便打破了我们现在用朗诵方式读的“四三断句”式
朗诵是:朝辞白帝~~~彩云间
吟诵是:朝辞~~~~白帝彩云~~~~间(白是入声字,最短促;帝彩云这三个字是仄声字,相对短)于是出
现平长仄短之音韵。
第二句中“一”第三句中“不”都是入声字,入声字用方言一读就能找到感觉,短而急。
下面二三四句,吟诵时就是按红字平声拖长,韵字拖长。
http://s15/middle/514509bbgadcf13cafb6e&690
接下来,我带大家吟诵《诗经--兼葭》,这一首的吟诵调非常打动我,悠远深长,大家在跟着吟诵第一段后,自己可以往下接了,这种声音能唤醒我们中国人身体流动的中国血,我看到现场有些朋友在吟诵这首诗时,眼睛红了,就如我听古琴的《大雄宝殿》一般,会止不住的流泪。
我初衷希望这种分享会是一个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家庭文化沙龙,再则在家中也不需要任何支出,但因经验不够,这一次,事先没安排好孩子们,所以孩子们乱了些,我事后告诉格玥和我们的这些大孩子们,以后再在家中做吟诵分享课时,她要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坐下来学习,把狗栓到外面。
我带着大家练气息
http://s12/middle/514509bbg77c7c1a37a1b&690&690
格玥与几个小朋友为大家吟诵
http://s11/middle/514509bbgadcd90f610da&690&690
http://s7/middle/514509bbgadcd9040b926&69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