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解决大小非,一石三鸟
(2009-01-07 09:53:36)
标签:
社保基金大小非新东风51value市场股票 |
社保基金解决大小非,一石三鸟
据外电报道,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近日在出席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透露,他已经将自己撰写的“以社保基金买入大小非”建议案提交中国国务院,并且对管理层接受这一提议表示乐观。这也意味着社保基金可能在中国股市中扮演另类的“平准基金”角色。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市场的憧憬,市场也反应正面,A股放量大阳。 然而对于这条消息,专家们似乎分歧不小。“大小非”一直是悬在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在能有解决之道,自然有人欢迎。而反对的也有他们的道理,那就是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可不能让“社保基金来扛大小非”。
其实,个人以为,社保基金是否该买入大小非,其实是个伪命题。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这种力量,要去接“大小非”。大宗交易市场,作为现在某种意义上的一级半市场,部分承担起了这种功能。无非就是买卖双方商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作为急需减持的“大小非”们可能是出于现金流紧张,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低成本而产生的遏制不住的套现冲动,而买入的资金则冲着质地好估值便宜,长期看起来亏不了。郎有情,妾有意,自然一拍既合。
有朋友据说就要专门发信托基金,做的就是这类事,甚至可能起名为“大小非”基金。社保基金不过是相比这种力量而言,更大的一股资金力量,如果有超大盘的解禁,而股东确实有减持需求,那么一方可以改善现金流,而社保基金则可以得到廉价的大量的筹码,比起它在二级市场上搜集可能时间更短,成本更低,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客观上又达到了管理层稳定市场的目的,一石三鸟,皆大欢喜。
现代社会衡量一件生意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能否双赢,甚至多赢。所以对于“大小非”而言,其实它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还是在于价格和价值。有人认可,有人接盘,那就不会对市场造成伤害,无人认可,那就只能面临连续的跌停,市场就是这样的现实,甚至某天或许大家都觉得它们被低估了,为了达到快速搜集筹码的目的,溢价收购又如何?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关键在于预期的改变。
社保基金作为市场上的一股长期投资力量,需要不停的寻找投资标的,是否选择接盘一些有安全边际的优质公司的大小非,只不过是给它多了一个投资选择,对它而言,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个人认为,这是一条很棒的建议,如果此条建议被批准,也丝毫不让人意外。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股市就上了“只涨不跌”的保险,或许会有阶段性的触发做多热情,但最后,仍然将回归于价值和安全边际,未来的股市将更多的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