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课堂笔记学法指导课堂效率 |
分类: 学习方法应考技巧 |
http://img3.cache.netease.com/house/2014/12/15/20141215084219dd9e5_550.jpg
当前,不少学生课堂懒于动笔,没有课堂笔记,或者有课堂笔记但记得不好,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造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和理解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和保证。具体说来,坚持做好课堂笔记,可以促使课堂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难点、重点和易混点等,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便于加强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怎样记好课堂笔记呢?
课前预习放矢记。课前要先对教师所讲的教材内容认真预习,对新课有大致了解,尤其找到自己看不懂、理解不透的部分,并记下来。听课时就能比较轻松地跟上老师的思路,对疑问部分投入更大的关注,做到笔记有的放矢,减少无用功,增强针对性。
详略得当选择记。记笔记和听课时同步进行的,因而要处理课堂上“听”与“记”的关系,否则,会造成因听误记或因记误听。怎样化被动为主动,一个关键就是带着问题听课。有人曾经总结了课堂笔记的“三记三不记”: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记预习时自己尚未弄懂搞明白的疑点,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吃药的内容不须记,一看就懂的问题不须记,书上有的不须记。这样,既省时又能受到较好效果。
准确简洁灵活记。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要记全,但也不是照抄老师的板书和课件内容。记录时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或用“关键词”提醒。同时,对老师所传授的课本上又没有的知识网络构建、归纳总结的要点、总结的解题方法等,记录的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
留下空白课下记。笔记不要记得太密,便于课下整理分析、综合时,把课堂上为不妨碍听课而来不及记下的补上,把课下参阅有关资料的新内容添上,把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归纳综合上。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所以,笔记不可能一次全面完成,应该在多次的反复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感悟,充实和提高。
学会利用书本记。课本是自己的书,可通过直接在书上画圈,加批加注的方式做笔记。利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星标号表示强调的重点处,用“?”表示疑点处,画“!”号表示精彩或感叹处,等等,在书的天地、两旁空白处写上批语、旁注,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这样做似乎把书搞得有点“面目全非”,不太整洁,但对自己来说,确实最为有用,尤其以后复习,更是作用巨大。
不同科目分开记。课堂笔记是自己今后复习是的最重要、最适合自己使用的资料,它比任何习题集或参考书都有价值,所以,课堂笔记本应该一科一个,不要混用,一面造成学习时的混乱,同时要认真保存,逐步完善,做好补充,对总复习作用将会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