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班主任原则学校教师成长 |
分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和关键人员。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业务性原则。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为师者颠簸不破的铁律。学生所喜欢、信服的班主任往往是那些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二、示范性原则。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主张教师主要靠“躬行”的“不言之教”来陶冶学生,提出“圣人有独至,不言而化身。”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行动来示范学生的行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以榜样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教育性原则。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其工作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更大。所以,班主任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切实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四、平等性原则。一个班集体,几十名学生,有男生,有女生;有成绩好的,有成绩一般的;有家庭条件好的,有家庭经济拮据的……不论哪一类型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心,这样有利于沟通学生的感情,取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信赖,树立班集体的蓬勃正气。
五、民主性原则。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遇事要多与学生商量,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搞“一言堂”的师道尊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精神愉悦,更加热爱班集体,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六、疏导性原则。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天性和心态——好动好奇好玩好胜和不成熟不稳定不专心,容易出现或者或那的错误和不足,这时,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克制和冷静,正面疏导和教育,促其醒悟和内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加以改正,切忌简单化处理,不分青红皂白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
七、网络化原则。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综合作用,方可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家长电话联系等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同时,按照学校要求,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切实构建起班级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网络化教育体系。
八、适度性原则。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不厉,对学生的“严”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热爱学生、认真负责的体现,但是不能提出过度要求,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有畏难发愁思想,也就是不要步入“严”的误区。
九、研究性原则。班主任工作既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又有高度的科学性、原则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同时,针对班级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宽教育途径,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和影响,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十、廉洁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要比一般任课教师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琐事多,因而班主任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廉洁从教规定,不能用私利思想影响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贪不占,决不能向收受家长的礼品和礼金,不图名、不唯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做好人生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