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学校图书室阅读读书教育 |
分类: 青葱校园积淀文化 |
http://school.3xy.com.cn/upload/100687/2012-4-9/7bf9db16-2bb1-4b7a-8680-8955f3f120e3.jpg
在调查了解中,不少学校的图书室几乎是不向学生开放的,有的即便开放,借书的学生也不是太多,综合看来,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大多高中学生几乎不借阅,究其原因,就是随着学段增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时间越来越紧,课外阅读越来越少。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办学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首先就是书籍,无书不成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图书馆的作用不可低估,十分巨大。
关于图书室学生人均藏书数量国家早已制定了相关要求和标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图书按照国家二类标准配备:小学生均藏书15册、初中生均藏书25册。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图书室(馆)配备标准》中一类图书室标准规定:小学30册/人(复本不超5本);初中40册/人(复本不超5本);高中50册/人(复本不超5本)(含职业高中)。《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定:生均藏书:36个班以内的一级馆高中50册、完中45册、24个班以内的初中40册;36个班以内的二级馆高中40册、完中35册、24个班以内的初中30册。几乎各省又都出台了相关要求和规定,为学生的借阅打下了物质基础,创设了良好条件,但是,为什么图书室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呢?为什么学校图书一直在睡大觉呢?
怎样切实用好图书,发挥图书室在学校育人的重要作用,这应该是任何学段教育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学校要创设书香校园,让学生沐浴在书籍的海洋。学校在加强图书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切实营造班内图书角,并通过多种平台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切实把学校打造成书籍的海洋,阅读的殿堂。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善于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巨大财富。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读书的好习惯。学校要适时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读书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安排学生上阅览课,在阅读课上,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记读书心得和体会,介绍读书知识,推荐名人读书方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演讲比赛等。注重培养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小学成立读书兴趣小组,中学以“文学社”、“读书社”、“书评组”等团体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利用读书团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学生中组织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鼓励教师读书,做学生读书的榜样。教师要读好书,读文学书,读成本成套的书,带头读书。书读的多了,思想就不再那么僵化,语言就会丰富,教学的艺术就会随之提高,教学就能生动有趣,课堂就会活泼生机。教师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乐趣,不要当做一种负担,这样不仅就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能为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成为博览群书、博学多识的读书的领路人。
当然,学校要切实增强图书室的服务功能,延长开放时间,加强硬件建设,和图书室阅读氛围等方面都是吸引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