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家教微博朋友圈亲子 |
分类: 家庭教育讲究科学 |
http://masonbj.com/userfiles/Image/235078-13052609262377.jpg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主要聊天工具之一,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同学同事,想要了解各自的生活情况或者最新动态,随时都可以在朋友圈看到,随时分享。但是,最近有一些中学生家长[微博]发现,孩子在微信中不愿意加自己为好友,甚至直接被屏蔽朋友圈,或者加好友后被拉入黑名单。这让家长非常伤心,也给亲子交流带来了阴影。(《燕赵都市报》14年12月1日)
不少家长为了关心孩子,以前孩子没有手机的时候,绞尽脑汁看孩子的日记,孩子知道后,往往在放日记的抽屉里上锁,真得是防家长像防贼一样;而今,孩子有了手机,家长又千方百计想打入孩子的交往圈,朋友圈,以为这样能够了解孩子的言行和心思,学习和交往等,而大多孩子是不欢迎的,因而出现“被拉黑”,令家长十分伤心和痛苦。其实,作为家长,何必非要加入孩子的朋友圈呢?
当然,家长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打入“内部”有其自身的想法,主要是能够时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言行等等,唯恐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学习不努力,交往有偏差,时刻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只有什么都在自己的视野里,才能放心、安心,一旦离开自己的视野,就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
其实,家长不要这样挖空心思地掌控孩子,更没有必要当孩子面前的“警察”,毕竟有手机的孩子,大多是中学生以上的年龄,大多在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机体变化、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十分迅速,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很多的想法在想,有很多的疑惑堵在心里。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通过平时交谈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是不会误入歧途、想入非非的,家长大可不必担忧的。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指责他,这样孩子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要认同孩子、理解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观点想法,父母要学会理解认同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一个世界的人;要引导孩子,孩子有些想法还不成熟,可能有些欠缺,这时父母就要学会引导他们,要用商量而不是指责的语气,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同时家长还要明白,孩子的朋友圈就是自己心灵放飞的空间,家长实在没有必要绞尽脑汁打进去,因为大多孩子是不能接受的,即便亲自关系太融洽了,甚至比朋友关系还朋友,由于年龄关系,加之亲自的伦理关系等,孩子们幽默的话语、嘻打哈笑的玩笑、放松精神的调皮等等,是家长不易参与和接受的,因而,家长完全不要试图进入孩子微信的朋友圈,否则只能是自找苦吃。一旦孩子发现家长偷偷加入他们的圈子,让孩子更是气愤,因为,他们认为家长不信任他们,如果因为偷窥而引发了亲子矛盾,这将是让孩子一生的痛,孩子心里的大门会彻底对家长关闭,亲子关系变得无法想象的糟糕,对孩子心理、成长成为至大的打击。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生活空间,完全没有必要进入孩子的朋友圈,否则,只能是自讨苦吃、自寻其辱,让孩子防家长若防盗一般,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顺心吗?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