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家庭教育诺贝尔奖日本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http://t04.pic.sogou.com/d636e18e1e4808cb-f6f783d8c1ae69b8-da98c4a1dcb849ebe8a3257ad06b4db2.jpg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开发了具有实用性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日裔美籍教授中村修二获奖,日本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除两名文学奖和一名和平奖之外,自然科学奖项占了绝大多数,而加入美籍的南部阳一郎和中村修二,也是由于他们在日本国内的研究成果而获奖的。(《新华网》14年10月8日)
其实,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顶尖人才,不仅是学问集大成者,更是综合素质高的巅峰人士,其启蒙教育都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作为有14亿人口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教育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发展,怎么能把人口数量大国变成人口资源大国,国民素质强国,我们不能不认真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日本的教育,尤其学习日本的家庭教育。
一是学习日本家庭的礼仪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东方文化的代名词,而今,中国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令人不忍卒看,相当大比例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了星星、当成月亮、当成小少爷、小公主。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上怕摔了,大人要看着孩子的脸色行事说话,黑白颠倒,可怜可悲。日本家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孩子离家或回到家都有一套礼仪规定,每次孩子出门都要和父母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来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吃饭前,都得说“我开始吃了”,才能动手吃饭。对于地位高的人或长辈,都要使用敬语。日本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一般是不会有人随便坐的。日本孩子的礼仪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彬彬有礼,才能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和尊敬。
二是学习日本家庭的自立自强教育。日本家庭都要求孩子做家务,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出去旅游时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得背一个小背包,背包里装的都是些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像我们的孩子,到了大学一年级还不会洗衣服,要带回家让家长洗。在日本父母眼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终将独自面对生活、面对随时会出现的意想不到的磨难。而我们的家长一切都是越俎代庖,父母包办,唯恐孩子累着一点,一旦孩子大了,家长又嫌弃孩子太懒了,殊不知到,孩子的懒惰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
三是学习日本家庭的节约和环保教育。记得一个朋友的孩子从日本回到祖国上小学3年级,一开始,这个孩子真的很不适应,回到家就给他爷爷奶奶说,班里的同学太不讲卫生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垃圾,教室又脏又乱,谁知,在班里呆了有一个月,他不仅不说其他学生的换习惯了,反而自己在家里也随地开始吐痰了。可见环境熏陶的力量有多大!日本孩子即便口袋里有很多钱,也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不大手大脚,他们不随便买东西,尤其不买垃圾食品吃喝。日本孩子知道要少开空调,宁愿用扇子驱暑,不是因为日本人吝啬,而是他们几乎人人知道开空调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给日本给地球带来危机。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我们的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过这样的教育?是否为孩子做了示范表率作用?
四是学习日本家庭的读书与创新精神教育。在日本,家庭内重视读书的氛围,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和求知欲望,为以后投身科研打下了基础。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教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要尽量解答。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创新性、动手性的游戏,发展孩子的想像力。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