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大道”的形成谁之过?

(2014-09-28 07:00:51)
标签:

时评

公路

晒粮

安全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409/W020140928213468592446.jpg

图片来自网络

 

20140926,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约5公里长新修路段,到处晾晒着玉米,占去2/3车道,场面壮观,当地村民称之为黄金大道。只要天气晴好,玉米晒上两三天,就可以就地打粒,然后装车卖出,非常省事儿。(《央视新闻》14927日报道)

蔚为壮观的“黄金大道”,其实,在我国近年来麦收、秋收时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报道,其性质都是占用公路晒粮食,严重影响正常交通,有的导致司机与粮食主人发生斗殴,甚至发生车祸。人们不禁要问,国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黄金大道”形成究竟谁之过?

国家对公路管理有明确规定。打场晒粮是《公路法》第46条规定的一种在公路上堆放物品、影响公路畅通的违法行为。《公路法》第77条也明确了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即对这种影响公路畅通的违法行为,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是应当进行管理的。这是法律法规赋予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

在公路上打场晒粮食更是一种设置路障的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发[1986]94号文)第二条明确规定,路障管理应当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来负责实施。

通过上述分析,显然出现了扯皮现象,交通部门可以说成是一种设置路障,推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可以说成是堆放物品推给交通部门。这种推诿扯皮应该说是导致公路百姓晒粮食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从百姓晒粮食的事实来讲,不应该属于故意设置障碍,而应该堆放物品,显然属于公路部门管理。

“黄金大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百姓实属无奈之举。在乡间,过去每个村庄几乎都有一个或几个晒场。大多是集体生产那阵子修建的,主要是作为晒东西和晒粮食用的。平时村里开大会,晒场就变成了一个露天会场。间或乡上的电影队进村来放电影,城里的剧团下乡来演戏,也都在晒场上进行。而今,还有多少村子有专门的晒场?没有固定晒场,老百姓只有到公路上去晒了。所以,加强晒场建设对任何一个村庄都是当务之急。只有实实在在为农民着想,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农民才不会遭遇“晒粮难”,才不会制造“黄金大道”。其次,有关部门宣传不力、督查不够。在柏油路上晒粮食极易造成粮食污染。因为沥青在太阳暴晒下会发生溶化,粮食直接与柏油接触,最容易受柏油中3.4苯并芘的污染,实验表明,在柏油路上晒过的粮食中3.4苯并芘的含量比普通粮食中含量高20倍,人畜吃了这种粮食都容易致癌。路上的灰尘、来往汽车排出的尾气都粘附在粮食油料上,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损害。这些必要的宣传,应该让百姓清楚、知晓。同时交通部门督查不力,缺乏必要的疏导、引导和教育,不闻不问,必然乱象众生,事故频发。第三,政府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政府应该针对上述两个实际问题,在麦收和秋收之前,要求各村利用文化广场等大型场地作为百姓临时晒粮场地,实在不够,可以利用公共土地部门临时建设成晒粮场。在切实解决好百姓“晒粮难”的前提下,责成交通部门严加督查,依法巡逻,强化整治,确保交通舒畅、安全。

就这么小的问题,不少地方一直没有解决好,那里的政府为什么不能把服务做到百姓的心坎上?为什么不能在细节上做好为百姓的贴心服务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