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育杂谈时评手机学生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http://img.daozhou.net/20140529/49b951b33e5e9365972efa03383c5b13.jpg
图片来自网络
高工资体面就业、100%就业、十年内免费进进修......近年来,蓝翔技校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技工学校。9月15日,“全国名博网媒关注民营经济”采风采访团走进蓝翔,探访全国闻名的蓝翔技工学校,发现每堂课前,学生必须先交手机再上课。(《凤凰网》14年9月16日报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普及,关于学生是否带手机进学校、进课堂的问题一直被人们热议热评中,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意见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赞成的有之,不赞同的有之;保护学生隐私权的有之,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有之。由于难以统一思想,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也只好听之任之,不能作强求统一了!而作为技工学校的蓝翔技校此举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堪为称道。
学生有没有必要有手机?这是允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关键点。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来校主要目的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无论家里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还是生意买卖的事情,可以说几乎与他们不沾一点边,所以,家长为孩子配个手机几乎是没有一点正儿八经的事情来用,至于寄宿生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也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因为,目前任何一个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有手机,且班主任老师的手机号码一般都会告诉学生和家长的,万一家长与孩子有事情,班主任老师的手机完全能够解决这些“突发事件”。
学生带手机到底干什么了呢?可以说大多干了与学生自身无关的事情。课堂上玩手机上瘾的学生为数众多,有的是打游戏、玩扑克、斗地主,有的是网聊,极为容易被社会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上当受骗,这样的例子已经在不少媒体上报道很多,有的是男女生交往过密、或者说早恋的联络工具;还有的利用手机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还有的是因为虚荣的攀比心理,其他同学有,自己没有手机就没有面子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会让孩子走上歧途。而真正用于学习或者与家长联系方便的少之又少。
再看外国是怎样对待学生手机的?英国教育部规定除了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许使用手机。韩国制定法案,规定小学生不允许携带手机进校,允许国中生和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必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再还给学生。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当然,学校要依法办学,作为学生私有财产的手机有的学校、老师发现后就没收,这是不允许的,或者发现就开除学生更是“霸王条约”,这样只会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逆反心理。
作为手机的管理和规定,广大学校从蓝翔技校的做法中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