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文化时评教育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http://bigtu.eastday.com/img/201406/13/40/5733170255934680460.jpg
9岁女童在北京市顺义区一国学班内学习遭遇虐待事件,让人们再次重新审视“国学热”。近年来,在国学越来越受追捧的同时,“伪国学”也大行其道,不光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学国学的旗号谋利,一些正规的国学班也良莠不齐,所传授的内容陈腐落后,当国学遭遇“李鬼”,“变了味”的国学能走多远?(来自“中国网事”)
一国之学,必须复兴;民族之魂,必须高扬。兴国学,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首选,是国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根基,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国学热的今天,国学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无奈。
一是对国学的理解的尴尬。尽管“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至今争论不休。但是大多学者基本这样认为:国学,是治国平天下之学。修齐治平,是真正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达国学的精神,表达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内涵!她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有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国学就是汉学,国学就是孝敬,国学就是服饰、国学就是讲讲《三字经》《弟子规》等一系列国学经典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国学培训因滥竽充数的尴尬。因物欲的强磁吸引,很多教育培训转向国学培训,鱼目混杂的培训机构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讲了很多有悖于国学的“伪国学”,有的加大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力度,有的让学生相互打,严重侵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国家必须在教育培训班、培训机构方面加大检查督查力度,让设施不全、师资不达标、培训目的不纯正、以赚钱为目的的坚决撤销。
三是国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尴尬。一位家长说:“感觉很多国学班都不是很用心地在讲国学,很多连老师自己都不知所云,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不光在价值观上很守旧,讲的内容也比较陈腐,授课的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很落后,一般都是就事论事,简单粗糙,并没有延伸和深入性引导。虽然国学启蒙教育很重要,但总体感觉大部分国学班教师素质很低。”以己昏昏怎能让人昭昭。对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国学教师培训力度,尽快培育出数量足够、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国学教师。
四是国学内容的尴尬。国学也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决不可照本宣科,我们汲取的是国学的精华和精髓,要有选择地向学生施教,对于糟粕部分必须剔除,对于先进而培育出的新的民族精神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元素吸纳进来,确保孩子及国人吸收的都是有益养分,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