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七)语言风格
(2014-03-27 11:17:51)分类: 高考复习 |
3 、赏析语言风格
考点精析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常见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语言风格 |
特点 |
例子 |
清新 |
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
质朴 |
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
绮丽 |
用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 |
隽永 |
意在言外,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清幽 |
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远。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
自然 |
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
真题感知
(20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新丽”一般体现在绮丽的辞藻、巧妙的修辞、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等方面。这首词比喻生动有奇闻,用词也十分秀丽。词人把明澈的江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眉眼盈盈处”一句,既指江南的青山秀水,又暗示那儿有自己盼见的人,一语双关,贴切巧妙。下片“送春归”与“君归去”连接,用拟人手法将春写活,风趣俏皮,极富奇思妙趣。解题时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如修辞手法,山水的清新秀丽都应分析到。
【阅卷手札】
现场答案展示 |
得失分分析 |
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
①没有点明拟人的修辞手法,失1分。 ②没有结合“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等具体词句简要分析。失1分。实际得分:2分。 |
阅卷人点评:答案组织的重心很准确,抓住了“新丽”这个特点并能简要分析,故能得2分。但是没有重点分析诗歌语言的修辞特点。分析时亦没结合具体词句或词语,故丢分。请记住:鉴赏语言风格,分析语言特色是重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结合表现手法和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满分答案:①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②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我来阅卷和点评】
现场答案展示 |
我的分析 |
这首诗语言新颖明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浙东山水的喜爱之情。 |
|
我的点评: |
参考答案:我的分析:①对“想象”这一手法没有直接点明,答案有遗漏,同时没有答出“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失1分。②答案中的“抒发了对浙东山水的喜爱之情”属于作者的思想感情,题干中没有要求回答,赘余,失1分。该答案得2分。
我的点评:审题要细心,按要求答题,不遗漏也不赘余。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必须紧扣原诗词的字词句,不能空洞抽象地分析。题目没有要求回答的内容,也不能多答。如本题考生答案中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多余,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甚至失分。请记住:题目不要求回答的内容,不要回答。
方法归纳
1.品味整首诗。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4.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析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
语言特色 表现手法 具体诗句 作者情趣
一般模式:
本诗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本诗通过( )的描写(刻画、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写出了( )(分析效果、作用),表达(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口诀:
诗歌语言最凝练,鉴赏可要读百遍。特殊用法绘景象,古人炼字胡须断。
看懂内容不容易,指出诗眼更困难。表情达意关键字,结构主旨皆关联。
统领全篇是线索,评析比较看题干。语言风格有术语,作品不同特色变。
临考叮嘱
1.要以诗人的眼光鉴赏诗歌的语言,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
2.拿不准哪个词是“诗眼”,不要急躁,可以标出几个重要的字词,反复比较。也可以试着去换字词,哪个字不能替换,就是关键词。
3.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意象名词罗列等,常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可以联想到这些词在散文中的用法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