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2014-02-23 17:35:15)
分类: 建筑机电与自动化控制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RiuqfuB7OBNcGrIkdVT-dmPqd38p1Gu1q1qmwqxx_pcScmH9bjw_jHCpRfgjwGvV37sXfouG6pIOYFek3nrSsa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RiuqfuB7OBNcGrIkdVT-dmPqd38p1Gu1q1qmwqxx_pcScmH9bjw_jHCpRfgjwGvV37sXfouG6pIOYFek3nrSsa
两专业基础课一样的,热动毕业生多去发电厂或热电厂工作;建设备多去房地产公司做通风评估节能等暖通工作吧。至于空调,公司节能等两者都可去,而热动就业范围略广些


本人以前学暖通的,现在研究生学热能,你学了热能后就不想做暖通了,热能就业比暖通差点,不过就业以后的发展空间比较大,暖通则像一个大杂会,什么都弄一点,通风,空调,制冷。。竞争力不如热能,学热能后就暖通照应得心应手,就业单位也是大单位,像电厂,电力设计院,设备厂,不错的哦!
暖通其实就是个附属专业,是跟土木搭配的,我的理解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zqTZ6q6e_sWqFloW0u8HstqSCAXMg_BtW7QPlly6FPHgDATxaYDRDbSqXGqRKvNf8xsWjt_QSB1JQLB7KuL4Sa
两个专业的比较,我从考研时的难易程度,毕业后的行业分配、毕业后的工资收入、跳槽几率、劳累程度5个方面给你介绍一下吧。
1、考研时的难易程度:首先建环专业不是国家照顾专业,因此考研的时候没有特殊线的照顾。而热能专业考研时是国家照顾专业,考研分数线比国家线要低,所以,考研时,热能专业相对比较好考。
热能专业与建环相比专业比重较小,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学校都有热能专业的,因此,考研时热能专业的研究生数目就比较少,因此考研时的竞争力就没那么大,而且据我了解,每年各个985的院校热能专业经常有招不满的情况。比如:山东大学哈工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华科、重大、兰大、北理这些学校都出现过热能专业第一志愿没招满,然后招调剂生的现象。
2、建环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多出从事暖通行业,暖通行业主要去向:a、民用建筑设计院暖通专业b、电力设计院暖通专业,从事暖通行业危险性不大,暖通专业学的也比较杂如果在设计院的话可能需要你学习的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除尘、人防)而且民间采暖和公建的无论是设计规范上还是设计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还有换热站的设计也是暖通专业比较复杂的部分,通风部分设计又包含了防火、防烟设计。空调部分又包含:多联机、中央空调、制冷站。等等,虽然暖通专业学习的比较杂,但是只要遵循设计规范,通过自己努力学习3、5年基本对行业里设计规范、专业性质、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热能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可以从事的行业主要看你研究生时学习的方向了,大致有:造船行业(去船舶设计院),电力行业(电厂热能,去电力设计院机务部门),钢铁行业(去冶金设计院)。热能专业毕业之后会学的比较专,但是要把这个专能学到精可不是3、5年就能成手的,热能专业需要5-8年得时间才能学到的八九不离十
3、毕业之后,暖通专业工作5年左右能拿到10W左右,暖通行业无论去哪里都是辅助专业,你赚的永远比同公司的其他主要部门赚的小,也许会不平衡哦。而热能专业工作5年左右肯定能拿到10+,但是工作会比较辛苦。
4、对于跳槽:暖通行业跳槽比较容易,特别是从事民用暖通,一个城市甲级设计院数不胜数,所以暖通行业跳槽的几率比较大,每次跳槽都会在工资待遇上有一些提高。热能专业由于都是国家支柱产业,所以再同一个城市跳槽可选的单位没有暖通的多,因此,跳槽的几率不会像暖通那么大。
5、劳累程度,个人觉得热能大于暖通,毕竟建环在设计里是辅助部门,而热能去设计院都是主要部门了,或者至少和建环一样待遇。呵呵
总而言之:1、考研时:热能比建环好考。2、工作后:热能去国家的支柱行业的设计院,电力、冶金、造船、石油等,建环一般去民用设计院和电力设计院居多。3、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相对来说,热能的薪金待遇会高于建环4、建环跳槽的几率比较大,跳槽时可选择的公司比较多。5、热能专业工作劳动程度会高于建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