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过程洞形制备的观念----2
(2009-11-29 16:52:08)
标签:
瑞家齿科郎荣建implant88口腔健康 |
分类: 牙齿美容 |
由于以上原因,在现代备洞中所出现的改进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针对微渗漏所作的改进
1.洞缘角的制备
Holmes.和Rakow最早提出并进行洞缘角的制备是为了防止"无基釉"的折断,他在牙体缺损区外 3mm预备宽1mm的釉质斜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研究报告显示,只要在牙体缺损区外预备0.1mm的釉质斜面,就可以显著改善树脂与釉质的粘接效果。由于充填时洞缘处的釉质折断会导致微漏和继发龋,Olio和Jorgensen在离体牙上对三种洞缘角进行了试验:无洞斜面;0.25-0.5mm 和0.5-1mm。实验结果显示:在三种洞形上都能观察到釉质的折断,但随着洞斜面宽度的增加,釉质折断的可能性减小。有人认为制备洞斜面对减小边缘微渗漏没有影响;有文献提出不论是否制备洞斜面,在酸蚀后所形成的牙面形态是相似的;也有试验证明制备洞斜面确实可以减少釉质的折断。在这一点上尚无定论(4)。
2.洞底的改变
Hason,Finger和Ohsawa认为传统的二类洞在进行树脂充填时,龈壁是树脂与牙面结合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个问题Douvistas 提出将窝洞底线角用小球钻预备成球形,并通过实验与直角洞型进行比较,认为直角洞型与球状洞型都有微渗漏,但球状洞型产生的微漏要小于直角洞型(5)。
一)针对微渗漏所作的改进
1.洞缘角的制备
Holmes.和Rakow最早提出并进行洞缘角的制备是为了防止"无基釉"的折断,他在牙体缺损区外 3mm预备宽1mm的釉质斜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研究报告显示,只要在牙体缺损区外预备0.1mm的釉质斜面,就可以显著改善树脂与釉质的粘接效果。由于充填时洞缘处的釉质折断会导致微漏和继发龋,Olio和Jorgensen在离体牙上对三种洞缘角进行了试验:无洞斜面;0.25-0.5mm 和0.5-1mm。实验结果显示:在三种洞形上都能观察到釉质的折断,但随着洞斜面宽度的增加,釉质折断的可能性减小。有人认为制备洞斜面对减小边缘微渗漏没有影响;有文献提出不论是否制备洞斜面,在酸蚀后所形成的牙面形态是相似的;也有试验证明制备洞斜面确实可以减少釉质的折断。在这一点上尚无定论(4)。
2.洞底的改变
Hason,Finger和Ohsawa认为传统的二类洞在进行树脂充填时,龈壁是树脂与牙面结合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个问题Douvistas 提出将窝洞底线角用小球钻预备成球形,并通过实验与直角洞型进行比较,认为直角洞型与球状洞型都有微渗漏,但球状洞型产生的微漏要小于直角洞型(5)。
前一篇:补牙过程洞形制备的观念----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