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牙病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反应
(2009-09-07 13:12:20)
标签:
瑞家齿科郎荣建implant88齿科健康牙齿 |
一.老年牙病患者就医观念的误区和就诊时的心理反应
1.宿命哲学困扰。认为“人老牙应该掉光”。许多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牙齿松动了、掉了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对有问
2.“保全”思想作怪。有的患者则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所以也可能为了惧怕拔牙而不予就医或者就医后有的该拔除的患牙也一律拒绝拔除。
3.自我保健理念滞后。由于过去我国口腔专业人才的匮乏,带来口腔保健预防的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形成了许多陈旧的观念,有的患者认为年纪大了,身体其它方面的疾病是最重要的,牙齿嘛,有个洞,是小问题,不要紧的,等疼得受不了再去看医生,再说“牙疼不是病嘛”,能拖则拖,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4.就医时间矛盾。还有的老年患者因为是家里下一代的后勤支柱,因为时间问题,认为看牙齿会耽误许多时间,不愿意配合医生去治疗和复诊,不愿意接受医生设立的诊疗方案。
5.消费观念的误区。有许多老年人有经济能力,但是他们认为把钱花在吃穿上可行,花在牙齿上就不划算。
6.性格固执疑虑。有的老年人性格固执,怪癖,就诊时易产生焦虑感,其焦虑表现为烦躁、出汗,情绪变化很大,转而对医生缺乏信任感
7.思想认识差异。有的老年人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过低或过高,我国的老年人由于长时间旧观念的积累,对牙齿的修复的要求不是很高,他们对牙齿治疗和修复的期望,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而另外有些老年人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什么牙都可以补上,什么先进的技术都可以用在他身上,而误认为医生不肯给他修复。
8.缺乏生理常识。老年人往往忽视自己的年龄问题,容易与自己年轻时的就诊经历相比较。比如常见的根尖周炎,年轻人半个月可治愈,而老年人全身抵抗力降低时,病程延长,而他们自己却认为复诊次数过多,是医生的技术问题,转而又不信任医生。
9.文化修养差距。由于老年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所积累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也许会居老自傲,认为医生应该这样那样,不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而有的人因年老而自卑自负,认为反正老了,牙病可治可不治,说不到什么时候就入土了,白花钱。
10.人云亦云盲从。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总认为医生说的很抽象,宁愿相信病友所说的话,看别人说好便也相信这样做好,看别人镶烤瓷也想镶烤瓷,看别人拔牙也要拔牙,有一种盲从或者是攀比心理。
二.对策
1.加强口腔健康的宣传与教育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由于病人渴望得到与自身有关的保健知识,加上大部分老年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高度信任感,临床口腔健康教育一般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2]。所以医生在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都应尽可能的耐心地针对病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在与病人交流中,医生应设身处地地理解与帮助老年人,尽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让老年病人克服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2.尊重病人
老年人受到社会的尊重,医务人员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关心和体贴病人,要给他们同情和谅解,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做到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检查、诊疗操作要轻柔,耐心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案。
3.真诚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从诊断、治疗到预防措施的出现,没有病人地合作是绝难做到的,而病人的合作来自于对医务人员地信任,来自于良好的医患关系。老年人随着生理机制的衰退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当前社会中一些领域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使老人承受着比年轻人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老年人很可能产生心理上情绪消沉、抑郁、不稳定,我们口腔科医生一方面要掌握老年口腔医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医生又要懂得心理治疗,医生应尊重老年病人,帮助老年人消除对“年老”不正确的看法,不要把老年期看成是病理期而是生理期,要能疏散他们的心里迷雾,畅通心里障碍,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4.精心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经过仔细地检查后,应该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它个性因素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提供的必须的正确的、易于理解的、合适的、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当患者充分了解并获得了自己病情地信息后,患者的选择和医生地建议往往是一致的。当然,医生在向病人解释预定方案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诊疗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诸如诊次间痛或者牙裂等情况预先告知老年病人,并告诉他们怎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5.争取病人信任,促其自觉提高遵医行为
遵从医护人员地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复诊和预防疾病地行为称为“遵医行为”。[3] 提高遵医率的方法:①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②纠正病人对检查及预防措施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态度。③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老年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通过以上方法,取得老年病人的信任后,他们会自觉遵照医嘱的。
了解了老年人的种种心理反应,我们在治疗前,当部分患者存在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时,应该注意与病人谈心与沟通,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对症治疗,这样往往能很快取得老年病人的信任,使其能认真对待病情,严格遵守医嘱,使我们的治疗能顺利进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