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千竹庵主人公告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释道 |
自癸巳年始,千竹庵將不再對外開放,僅僅作為如濟個人的清修場所,以懺除業障,修養身心。佛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等末法猩瑯I深垢重,自救尚且不暇,何能匡扶世道人心?不若汲水拾薪,焚香煎茶,以了此殘生。
王摩詰有詩曰:“中嵗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老子》亦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所以山居清修,只是為無爲而已,非當今世間冷熱語也。
噫,世事如幻,塵緣如夢,所思所行,總成夢幻泡影,空了無痕。十年修建終南山茅棚,十年接待往來僧胁铚芍^“十年辛苦不尋常”。期間甘苦艱辛,一心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也。至若爐煎渭水,茶瀹蒙山,山亭簫咽,茅舍琴幽,雖是一期一會之事,亦不過平常家風,實無奇特之處。有僧人問資福如寳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答:飯後三碗茶。(《五燈會元》卷九)所以飢來吃飯,困來睡覺,渴來飲茶,尋常家風,平安度日,以期帶業往生,如此而已。
雖然,南風時至,春鳥弄音,冷雨敲窗,冬雪掩徑,人非草木,孰能無動於衷耶?於是夫子有沂水之樂,莊生有濠上之觀;淵明載酒而行,子猷沖雪訪戴;蘇子泛舟赤壁,張岱買醉西湖,亦一時之雅舉也。
若有往來高僧,過往大德,以及山林隱逸之士,茶痴香侶之流,懷德香而秉幽蘭,枕清流而漱玉齒,青眼有加,踵履能來,還望提前預約,以便準備周到。到時必當掃除三徑,焚香插花,汲山泉,燃槐火,佈茶器,敷坐具,以作半日清談。
年月日,南山子如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