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根津美术馆静嘉堂文库永青文库文化大仓集古馆 |
分类: 行亦无涯 |
当年读旅日学者邹涛之讲座《在日本的中国历代艺术品:现状·淘宝·回流》
(原文网址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10/12/31/017206131.shtml),获益颇多,其文侧重介绍书画类藏品;今天趁读书之乐正浓,将如雷贯耳的这些日本私家博物馆简介和藏品,发些图片,代替实地之旅:
1、大仓集古馆
位于东京,皇宫气派的建筑,日本最早的私人博物馆之一:大仓集古馆。
多为明治维新期实业家大仓喜八郎藏品。喜八郎的收藏主要为三期:始于维新前后日本文物大量外流之际,其次是维新期间排佛灭佛运动中,保护收集大量佛教艺术品,如下图平安时代木造普贤像,距今已千余年,殊为难得;前两期还在保护本国文物的使命感;第三期,随日本对晚清的入据,尤其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大量收集中国文物尤其古籍。
1917年大仓集古馆建立,可惜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焚毁了三层楼的美术馆和其中所有藏品!幸而地下储藏室的文物得以保存,次年重建恢复,并继续搜集文物,迄今藏美术工艺品1700余件,中国古籍35000余册!
指定为重要文化财的文物有7件(日本之重要文化财仅次于一千余件的国宝级文物,评价与指定极为严格,不似咱们所谓一级文物,评价与保护之草率,物品与砖家数量之滥……)
东京青山一角,一处优雅的庭院式建筑,本为维新时代实业家、东武铁道社长(号称铁道王)根津嘉一郎之宅,逝世后就在其藏品基础上成立了根津美术馆。藏品中最为著名是尾形光琳的《燕子花图屏风》,是日本艺术的代表之作。当然共有国宝级文物7件,重要文化财77件,重要美术品100件,高等级文物之多,在私人博物馆中极为惊人。
中日书画、佛教绘画、古代写经、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刀剑以及茶道具等等,共有7200余件。下图南宋李安忠鹑图,已定为日本国宝:
看日剧的不会错过《坂上之云》吧,岩崎弥太郎居然让香川照之饰演,弥太郎之弟岩崎弥之助,戏份不多,但实则幼小受良好教育,学贯中西……扯这么远,因为静嘉堂正是弥之助的堂号,他与其子岩崎小弥太,均是经营三菱集团的同时,醉心收集中日古籍,最大手笔即是拿下了陆心源“皕宋楼”的两百部宋本书在内总计宋、元版本的四万五千册藏书——1906年,陆心源后人打算出售陆氏“皕宋楼”藏书,消息传出,日本人多次登门。商务出版社张元济闻讯,立刻亲往,设法将这批国宝留住。当时全部资金不过40万的商务“慨然许以八万购之”。但最后,国宝还是被日本人买走了。张元济终身以此为耻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悔之无及,每每追思,为之心痛。”
(日本侵华,尤为痛心和可恨即是刻意轰炸了涵芬楼,张元济后来苦苦收集的宋元书竟付之一炬,令其更为痛心,甚而反思如此苦苦收集一处,是否罪过;然战争之泯灭人性,岂能归咎于张老复兴文化之举。“皕宋楼”藏书若入涵芬楼,怕也毁于一旦;纵使安然藏于国内或流散民间,又岂能逃过建国后历次大劫?每每不忍多回望历史……)
以二十万册中日古藉善本的收藏而富有盛名的静嘉堂文库,其美术品收藏也有六千余件。文库致力于藏品的展示与整理调查,明治42年以来在《国华》杂志介绍过将近一百件中国历代绘画,其中有60件出自《静嘉堂鉴赏》。
永青文库
细川氏家世绵长,自镰仓时代延续至今700年不衰,从足利幕府名丞相细川赖之、战国纵横家细川藤孝、战后首相细川护熙……可见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但若代有英杰,则家业永青。
永青文库亦依托于细川护熙旧宅,于1950年设立,收藏从日本南北朝时代流传以来的文化财产超过80000件,其中国宝8件,但其藏品等级之高,文物之美,令当日初见市面如我者,瞠目结舌,印象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