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秀美的高桥

(2023-12-13 15:52:26)
分类: 散文

徽县多山,且南北山势,各不相同,南部的山,以险峻为美,北部的山,以俊秀为容。秀美的高桥镇,就坐落在北部山区,境内群山堆积,沟壑从横,千峰俊秀,林木葳蕤,翠绿藤蔓,奇花异草,流水潺潺。移步换景,只见最美的公路,如黑色的蛟龙,穿越在青山绿水的高桥大地,更似绚丽的彩练,把高桥地面的山山水水、村村社社和旅游景点系在了一起。加之,一个个美丽乡村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一座座窗明几净的房舍鳞次栉比,一处处干净整洁的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别具特色的小道曲径通幽,形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美丽画卷,畅游其间,犹如在画中行走,无不让人感到古韵味十足和自然景旖旎的无穷魅力,让人陶醉,让人迷恋

高桥的美,是有历史渊源的,它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妙之作,也是当地村民为实现代代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产生的丰硕成果。境内出现的木化石,历史悠久的古庙,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古屋、古树、古桥、古道、古洞、无不说明高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古代,高桥镇作为联结秦陇、远通巴蜀的交通要塞,是宋明清时期茶马贸易的重要地区。我的同乡,徽县古蜀道文化研究专家王义,在《徽县高桥镇文史钩沉》一文中写到,这条古道在徽县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中与四川地区的茶叶、食盐、西北地区的马匹以及当地出产的药材、清油、烧酒、布匹、日用百货,都需要经过这条道路运输交易。在高桥镇上渭儿沟社至今遗留有民国十一年的修路摩崖题刻。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由天水南下,也走的这条道路。另外,高桥镇龙潭坝亦是通向天水的一条古道,从汉中北上到凤县、两当,经徽县柳林到太白,穿过龙潭坝可到天水麦积区,相传当年诸葛亮收姜维时走的就是这条古道,沟口有川主庙。如今散落在龙潭坝草丛中的石马槽、上马石、磨光的条石、扑倒的石碑、破裂的石磨,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有过曾经的繁华。说起高桥镇的地形地貌和村民的生存环境,明嘉靖提刑按察使司属官分巡道佥事甘茹有《高桥次韵》一诗:“深山处处有龙蟠,云气常屯万树端。长驾从来轻险路,弊裘犹自耐春寒。栈花烂漫供青眼,板屋逃亡愧素餐。暂假高桥对流水,狂歌敢谓和人难”。清人张伯魁亦有《大小山》一诗:“崎岖入秦州,名山分小大。所嗟在西鄙,不居五岳最。终年仆仆骑蹇驴,凉秋九月神爽籁。北风黯肃慎来,不见东海青无外。黄鹄之飞不敢高,空翠明灭星斗会。不可久留至高处,青磴日落径幽昧。此地登临日几人,古往今来空云霭。使我咨嗟抚遗迹,悲风瑟瑟生松桧”。昔日的高桥,道路艰险难行,但随着省道“219”线穿越境内,新修的县道“柳太路”的全面贯通通车,高桥镇的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的行路难了,如今的高桥镇,交通四通八达,无论来南北往,还是东进西出,均十分的便利,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高桥

高桥的美,自然也离不开造型各异的桥。因为高桥辖区内,河谷众多,村民居住地都在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带,因此,在无数知名的或不知名的大河小溪之上,建造的各式各样桥多不胜数,有凝聚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石拱桥,有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设的铁索桥,有因地制宜修建的漫水桥,有公路桥,便道桥,木棒搭建的简易桥,石头铺垫的临时桥等。高桥的桥高度不一,建造的风格也别具特色,走进高桥,将会看到,桥是高桥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凌驾在河流之上的耀眼明珠。也是地方党委、政府历任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历史见证,亦是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依靠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说起高桥桥的高度,有一个当地流传甚广的传说:在高桥镇青龙观附近有一座古时候修建的石拱桥,说又一年一个马帮,经过此桥时,不小心将一个马脖子上挂的铃铛掉落桥下,第二年马帮途径此桥时,才听到铃铛落入河谷底部的叮当声,你说这个桥高不高。当然,这只是听来的一个美丽传说而已,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也就没必要做进一步深究了,权当为叫高桥这个地名,留下令人遐想的空间吧。修桥造福桑梓,从古至今,地方官员为群众办的实事,最能留下的功绩就是修桥修路,县境内发现的摩崖石刻,大多数内容都是与建桥修路有关的记述。写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笔者工作的单位,曾经两次帮扶高桥镇,为当地群众所办的实事也是修桥,第一次90年代初,为高桥的李坪村修建了一座铁索桥。第二次,2018年,帮扶高桥镇王湾村时,为两水社修建一座便民桥,彻底解决了该社56户群众过河难的困难。在众多的帮扶实绩中,我单位所办的许多惠及村民的好事,实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被受益者淡忘,遗憾地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滚滚潮流中了,然而,只有这两座便民桥,虽经过数十年的风吹浪打,日晒雨淋,暴洪泥石流的无情考验,依然完好无损,岿然不动地横跨在河流之上 继续为当地村民提供着便利的服务。

高桥的美,最美在秋季,秋季的高桥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有机会去赴一次这样的约会,零距离欣赏以一下夺人心魂的美景,那是非常让人心花路放的事情。湛蓝色的天空下,清澈的小溪在欢快的奔流,草木茂盛的山坡上牛羊在悠闲的吃草,公路旁,河道边一片片,一丛丛野菊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田间里一排排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挂在他们胸前,充分展现着丰收的景象,苗木繁育基地上落叶松、白皮松、雪松等幼苗,精神抖擞地茁壮成长,地坎边,村民的房前屋后,一棵棵柿子树果实累累,火红色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随风摇曳,像热情的主人挥舞着手,在夹道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随手摘一个熟透了的柿子,用手剥去软软的柿皮,露出馋人的果肉后,放进嘴里慢慢的吸吮,那甜甜的、凉凉的感觉、直沁人的肠胃。饱尝口福之后,信步走进金黄色的油松林,那一株株挺拔笔直的树干,排着整体的队伍,挺胸抬头地接受着游人的检阅。踩着厚厚的落叶,看着红彤彤的枫叶树,望着黄澄澄的青杠林,瞧着绿油油的柏树,以及点缀其间五颜六色的花草荆棘,组成的这一幅幅醉人的金秋画卷,望一眼,便被迷得神魂颠倒,何况身临其境呢?

高桥的美,是天生丽质的,行走高桥,不管是探访桃花源似的龙潭坝,还是徒步翻山越岭的游走,无处不让人体会到美的惬意和饕餮美景的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