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指导三年级学生养成科学记录的起步习惯
(2009-05-11 21:59: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思考(论文案例) |
一、课题研究的原因
这个学期,我教四、六年级,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已经全面要求实施科学记录。但我发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较难自主记录,即使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部分学生仍是不愿记录。相对来说,四年级学生的记录要好些也主动些,因为在三年级时,我就已经简单要求他们记录,但是缺少较规范的指导。所以我认为:对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意识到科学记录的重要性及教师有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二、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提高学生观察记录的坚持性、真实性、为长期自主的科学记录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有效促进科学课的效率。
3、资料包:通过研究能推出一些学生的科学记录本,编订成册,在学校推广应用
三、研究内容
1.从课堂中的观察记录逐步拓展到课堂外的观察记录。
课堂中观察记录是相对稳定、容易控制的。但是三年级的科学课里也有许多的课外观察记录。如凤仙花的生长、宝宝的成长过程等。所以要通过课堂中的有效记录延伸到课外的长期记录,从而来寻找一条提高观察记录的坚持性、以及自主观察和教师半放状态下的观察记录的方式。
2.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的记录。
科学课中的记录是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探究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头脑的各种模型丰富多彩,表达的形式各种各样,但他们的书写能力受到年龄的局限。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如画图、填空、表格等,有时也可以教师提供较有规范的记录单加以引导,从而发现和总结出适合三年级学生记录的一些方式及规律。
四、研究措施
注重评价:适当介入以科学观察记录的评比活动进行实施。每一单元结束时,教师批改学生的记录本,并给予优秀的贴奖鼓励;期中开展班级优秀记录本展示(教师挑选),家长会让家长欣赏,得到支持力量;期末结束:让学生和老师投票选出“最佳记录本”3——5本,优秀科学日记,装订成册,共享于班级,激励学生自主记录。
五、课题研究对象、方法和步骤
1.研究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采用“计划、实施、改进”的行动思路,整体规划,主题实施,行为跟进,以有效保证课题研究的进行。
3.研究时间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6月),理论学习、课题方案制定。首先根据本校学生现状调查情况,提出本课题应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目标,然后进行理论学习,如资料查找、信息收集。
(2)实施阶段:(2009.9—2010.6)资料整理、课堂实践、反馈改进。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后,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研究,撰写收获并且及时改进。
六、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2.学生的观察记录本
3.教师研究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