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劣势及建议

(2009-03-02 19:06:04)
标签:

2008年瑞安二等

温州三等

杂谈

分类: 教学思考(论文案例)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课程逐渐成熟,已有不少学校配置了专职科学教师。但是在较多小学里,科学课仍被语文、数学老师当副课兼上。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被越多人关注的一门学科。不管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既然已经选择或被选择于小学科学教学,就应该认真落实教学。其实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都有着自身各自的优劣势,如果能充分认识到彼此间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取长补短,就能共同将小学科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面对现有学科教员设置的缺陷,我对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

关键词   优劣势  建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一书中强调:科学教师是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可见,科学教师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力量。而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大类,要充分利用两者的力量,共同推进小学科学的发展。

    首先要了解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交教师的各自情况:

    (一)教师在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上的差别

小学科学课所蕴含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经过正规大学的理科学习,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这类教师深受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新思潮的影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较深刻的体会。相对来说,大部分小学兼职教师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做底蕴,也很少有人亲身经历过探究学习过程,本身的科学素养并不高。有的教师没有了教参连自己都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二)教师对科学教学教材研讨上的对比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教学建议”中说明:为了使科学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口号,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这就需要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去探讨科学教材、教学。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可以旁无则鹫的投入科学教材的研究上,能更好的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的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而兼职老师首当其冲会把自己教学的中心放置在语文或数学上,缺乏时间对科学教材进行研究与分析。他们习惯于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而疏忽在知识教学中伴随着能力、态度的培养。对教学目标定位错误或偏差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再者,科学课程中很多时候有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材料的准备往往是科学课堂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准备好了等于教学设计基本成形了,科学课的材料准备也是一个教学的设计过程。而精力有限的科学兼职教师往往就疏忽或放弃了对实验材料的准备,以老式的常识课为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相对来说,专职科学教师比较深刻的理解实验材料对科学课的重要性,会更愿意花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材料落实科学教学。

   (三)教师在课堂调控上的优劣势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需要组织、引导、应答和反映,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组织、监控和调节。教师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也是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所以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而大多数科学专职教师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不多,教学较理性,很难建立与学生之间互通的关系。所以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的环境时往往会出现“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的现象,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当他们沉迷于探究的事物时很难将他们的注意转回来,结果就出现了混乱的课堂。而兼职教师基本上都是数学和语文老师,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多于专职的科学老师,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再熟悉不过,学生能够轻易地从教师的眼神或动作中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时,兼职教师就能在课堂中起到很好的引导,监督作用,使课堂持续处于有纪律的状态中,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发挥,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四)教师在科学教学融合上的区别

    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各门学科都是有一定的联系。专职的科学教师更侧重于理性的科学教学,也因此会疏忽了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的视野比较局限。但是兼职教师因为兼上其他课程,在科学课堂上会自然的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技能。如语文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在无形中严格要求学生在科学课上对实验现象的语言描述的准确、使汇报更精彩。反过来,教师又可以利用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会的各种科学方法或看到的实验现象作为语文的作文素材支援,又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科学课上的印象。例如:这次在平阳开展的“生命世界”研讨会中,作为语文老师的胡亦欣老师上的《茎越长越高》这课在课开始让学生说说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有趣的事,每个学生表述的都很好,对种植过程中的出现的科学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兼职教师利用这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时常牵导学生,用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理性思维加强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更科学全面的发展。

    基于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各自特点,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一)分层次地提高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科学素养基础有所差别,应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科学专职教师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科学素养底蕴,就应该加强培养教师的科学理论认识,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张红霞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一文提出:加强教师对科学课的认识,以培养教师科学性质为中心。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作为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先锋者,就应该要认真探讨科学的性质,理解科学本身的涵义,才能真正做到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科学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而小学兼职教师有其自身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再加上对科学素养的落差,首先要恶补的是加强对科学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提出:用科学探究构建科学概念,其最终的目标仍是科学概念的形成。如果教师在科学课上连基本的科学知识都不能正确落实,那么一切探究都是空话。何况让兼职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探讨枯燥的、较难理解的科学理论更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中,可以有机的结合或分开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把握小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年段的相对稳定性

    从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自身的特点来看,专职教师要为学生和自身的双重发展而努力,而兼职教师更多的要照顾到学生(因为他们还可以在其他正学科上发展).再则,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在教材教学上研讨的差别,这些因素就决定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在教学上选择的年段稳定性的不同.专职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这一形成需要长期的指导和训练。所以专职教师所教的年级最好呈阶梯式。例如:今年某专职教师教三年级科学,明年再接手四年级。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更大程度上的了解,方便在教材研读上能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教教材”的教学。再则,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材还有很多的不完善,时常有改编和重组的现象。作为专职教师应该要尽快的熟悉各年级的科学教材,才能有机的结合联系。而认真备课就是探讨教材的最好方法。只有教了,教师才会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所以专职教师采用四年循环制教学比较有利。但是兼职教师就要保持所教的年级段的稳定性。因为是兼职,老师的精力更多的是花在语文、数学等课上,对科学教学的研究相对说来就比较少,或者说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细致。如果教师执教了某一年级的科学,至少会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这一学年所执教的科学内容有一个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对于这一年的教学,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或失败经历。这种体会和感觉,是没有执教过这些内容的老师所无法深刻领悟的。所以,让今年执教某年级兼职老师明年继续执教某年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老师的知识与经验。他所运用的教具和相关实验器材等,由于来年还要用,他也会多个心眼,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便今后修改、继续使用。学科人员的稳定,学科内容的固定,有利于兼职教师集中精力上好科学课。

   (三)加强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交流和互补

    不管是小学科学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其最直接的共同点就是小学科学教学。他们在科学教学中会存在着各种问题,教师在主动参与教学后,应该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已有经验来学习、反思。但是单凭各自的力量,有时会难以顿悟。两类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可以扬长避短。比如,专职教师可以学习兼职教师(如语文教师)多样生动的评价语,增强学生的信心:学习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的调控。而专职教师又可以帮助兼职教师对教材的梳理和材料准备的说明等等。只有通过参与各方真诚、平等、开放的对话和交流,使自我敞开,真理呈现,才能够让两类教师真正认识自己,从而打开自我提升发展的空间。

只有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努力,携手成长,才能使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杂志   《科学课》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2

2、喻伯军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6

3、彭明辉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焦渴》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4

4、张红霞 郁波  《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网 2006.2

5、《(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