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环山居士博客
环山居士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21
  • 关注人气: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逍遥游》复习重点知识提点

(2018-08-25 07:54:27)
标签:

杂谈

《逍遥游》复习重点知识提点
一.理解背诵全文
二.重点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如“聊斋志异”。
2.抢榆枋而止。抢:触碰。如成语“呼天抢地(高声喊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3.适莽苍者。适:往,到。
4.朝菌不知晦朔。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还有“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全,如成语“举世闻名”;劝:勉励。如“劝学”。
7.若夫乘天地之正。乘:顺应。如《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
三.文言句式
1.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句)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宾语前置句)
3.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
四.作文素材
1.厚积方能薄发。
2.突破局限,提升自我。
3.善假于物。
五.情景默写(默写材料取自网络)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鲲鹏展翅奋飞时的情形的两句是:“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语句描写大鹏徙于南冥时的壮观场面的两句是:“           ,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语句表现大鹏一飞冲天的磅礴气势的两句是:“           ,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          ,                    ”,苏轼的“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均由此化用而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说明即使是山间雾气、空中尘埃这样微小的事物,它们的活动也要有所凭借,就像鹏的高飞要靠大风一样。
6.庄子在《逍遥游》中,用疑问推测的口吻,描写鲲鹏从九万里高空下视,见到天的深蓝,是因为天的高远、看不到尽头造成的句子是:“           ,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7.《逍遥游》中,作者用行船对水的依赖性来类比大风载鹏翼的两句是:“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逍遥游》中,作者用芥草和杯子的例子,说明行船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9.《逍遥游》中,作者直接点明大鹏的飞翔需要凭借风的托举的句子是:“           ,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10.《逍遥游》中,作者用“           ,            ,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描写鹏借助大风的结果是无所阻碍地向南飞。
11.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蜩和学鸠用自已飞翔的状态来嘲笑鲲鹏,表现他们的目光短浅的句子是“            ,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2.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郊野之行的人备粮的状况的句子是“           ,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3.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百里之行的人备粮的状况的句子是“           ,             ”。(适百里者,宿舂粮)
14.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千里之行的人备粮的状况的句子是“           ,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5.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描述“小”和“大”的关系,表现认识、行为的差异性的句子是:“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6.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感叹生命短暂的句子是:“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7.庄子在《逍遥游》中,把彭祖与普通人对比,感叹寿命有长短的句子是:“               ,            ,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8.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对于“            ,           ,           ,                ”四种人,予以轻蔑的嘲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19.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           ,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0.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成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是:“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1. 庄子在《逍遥游》中,点出能够做到“无所待”而“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是“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2. 《逍遥游》中,庄子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已的观点:“无所待”才能真正的逍遥游。作者说明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