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鼓点点》:体察儿童文学构成的多维要素

标签:
出版动态 |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徐妍认为,马忠的儿童文学评论不是主流的“学院派”的写作方式或体“作协派”的写作方式,更不是市场化的多媒体的推送方式。这样的非主流、非市场的写作方式意味着马忠的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研究带有个人化的问题意识、立场、方法和言路。因此,她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边鼓”点点,为哪般?》中写道:“在本书中,马忠选取边缘视点,置身于当下儿童文学的创作现场和阅读现场,发现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文学阅读的背后问题,既遵从儿童文学的文本世界的基本面,又体察儿童文学的文本世界构成的多维要素,通过短制的儿童文学评论和长篇的儿童文学研究,对当下儿童文学的现象和发展进行独立发现和独立判断,深具个人化的目光和个人化的言路。”
曾以“打工诗人”的身份从事诗歌创作的马忠,2004年开始介入儿童文学研究,2012年正式涉足儿童文学批评,先后出版《儿童文学现象观察》《重返孩子的世界——回族作家王俊康儿童文学论》。《边鼓点点》是他公开出版的第14本文学评论著作。本书如书名所内含的寓意:以个人化的儿童文学批评之“边鼓”,通过“点点”工作,助力于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