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我的网友巴山一马

标签:
博海淘金 |
http://s4/middle/513e5a61g83ad846d0023&690
巴山一马是一位踏实、勤奋而执着的文学种植者,其诗大部分是对打工生活境遇的言说,呈现了一代打工者的艰辛、坚韧和自尊。这些打工题材的诗歌,质朴而有生活质感,且具人文关怀,已受到苗时雨、刘大程、杨青云、马知遥等等众多诗家、评论家的瞩目与青睐。这都是对其诗歌成就的肯定与赏识。
马忠更是以他大量的评论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他文学批评方面的才情与造诣。他对“打工诗歌”的定位与阐释,并提出自己的忠告:“不要让打工诗歌论为苦难与疼痛的代名词”,“打工诗歌不走出已有模式就没有希望”。观点鲜明,中肯而有见地。他对于民歌及陈有才山歌的解读与见解,也深刻而独到。
他不但关注(甚或挑战)名宿,还善于鼓励、扶持新人,特别是对于他生活过的地域的一些作家、诗人、艺术家及崭露头角的文学新星,笔触所及一百几十人,令人赞叹不已!非但如此,马忠还胆识过人,敢于给评论家写评论。如《当代诗学建构的重要参照--读彭金山先生<中国新诗艺术论>》、《对文学时代表情的关注与透视--浅谈杨启刚文学评论集<文学新浪潮>》、《诗人评论家的诗学观--简谈木斧<诗路跋涉>》等文即是。
马忠是一位有良知、有影响、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评论家。《作家应坚守文学创作的道德和良知》一文,一经发表,便得到广大读者、博友的支持;《不要让“红色经典”变了味》(发表于200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恶搞名著之风别蔓延》等文的发表,立即得到全国报刊及各大网站的竞相转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警醒。
值得特别称道的是,读巴山一马(马忠)作品,无论是诗是文,我们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热情、诚挚之心的跳动,爱憎分明,从不忸怩作态,让人强烈感受到这种正直、善良所传递的温暖。
巴山一马马忠写过一篇《呼唤属于当代中国的原创式诗歌批评》和一篇《当心文艺批评的变味》的文章,可谓是“与我心有慽慽焉”!是啊,我们多么需要这些原创式的文学评论来端正我们的批评姿态,以发挥批评影响力,将文学引向光明大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