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评戴老师的一节数学实践课---许保亮
(2024-02-02 12:01:54)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1月25日,戴雪梅老师在南会议室上一节数学实践课《比赛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唐校长和陆校长亲临现场,我们数学组的所有成员都认真听评了这节课。
戴老师对这节课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前准备了所需的资料:皮尺,画笔,纸张等。课前,戴老师和我交流了看法,对课堂流程各个环节作了详尽的考虑。
这节课的流程如下:
一、折一折:
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白纸,每人折一个纸飞机,组内成员互相帮助。
二、组内pk扔飞机:
1号同学目测
2号和3号同学测量
4号同学记录,算出名次
三、小组之间pk
第一轮:各组的第一名在一起扔飞机比赛
第二轮:各组的第二名在一起扔飞机比赛
备注:从每组抽1人,完成目测、测量、记录工作
四、评出本节课的优秀小组
按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总成绩分出名次
五、请同学们写一写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上,孩子们叠飞机时聚精会神,冥思苦想;扔飞机时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测飞机时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整节课无人犯睡,人人异常兴奋,精神高度精中,不知不觉投入到活动中,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下课了还想再玩一次…这或许是这节课最大的魅力!
课后数学组老师认真研讨,畅所欲言,一致认为这节课上的很精彩。以孩子为主体,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不仅玩的开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了各种能力。
本节课,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指导,将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实施,信息收集、以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学习效率自然更高。数学方面,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了长度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明白了长度单位的比较,另外学会了不同单位计算,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动脑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写作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有意思,有味道,无边缘人,人人都在状态;这样的课堂游戏化,活动化,竞赛化,情境化,生活化,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
本节课的特点:1.以学生中心,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拥有了自主权。2.培养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学会了使用测量工具,实现跨学科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3.培养了目测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课堂具有真实性,项目涉及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因为他们看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4.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分担任务和分享责任,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5、培养了反思创新的能力,自己的飞机为什么飞不远呢?别人为什么飞的那么远呢?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知识有很大帮助,因为他们需要主动地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
著名教育家杜威根据“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明确提出:“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知与行的结合。孩子在活动中边学边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孩子善于发现,主动创新的能力。卢梭的《爱弥儿》也明确了这样的教育思想。
课堂设计应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采用游戏化活动形式和生活化问题情境,增强动手实践体验,调动主动学习欲望,充分开发大脑潜能,培养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把学生送进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动手动脑学习、增长学以致用的真本领。
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寓教于乐,把学习融入到活动当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能力,在以后的备课当中,数学组根据课程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通过跨学科学习知识,从学科教学上升到学科教育,实践出真知,经历获经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