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视教育精神----王志荣

(2023-06-28 16:47:08)

重视教育精神

                  王志荣


阅读牛德老师的《我们的教研会》,深有感触。

牛德老师说到我们应该让奖励变得神圣起来,更有荣誉感,吸引学生的关注;关于竞评,牛老师认为应该让竞评更有氛围,更有方向;牛老师同时说到应该让学生收获比奖励更重要的东西。

牛老师关注竞评中学生所感受到的精神方面的内容,比如爱。他认为只有在有爱的竞评中,才能让学生学会成长,学会爱。

这其实涉及到哲学上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任何事物既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形式适合内容,就促进内容的发展,形式不适合内容,则阻碍内容的发展。

老师都在开展竞评,都去奖励学生。但是奖励的初心未必一致,这就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在这个问题上,对教师而言,形式是奖励,内容是教师精神上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可能是爱学生,希望学生健康成长,出发点也可能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成绩好,最终搏得金钱以及各种名誉。对学生而言,形式是奖励,内容是自己获得的肯定。这肯定,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可能是同学对自己的肯定,也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奖励本身,形式可以呈各种模样,如果千篇一律,那么对学生而言,就无法判断内容的模样,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奖励的形式,比如从零食改成袜子、小内衣等等。

当把以上问题厘清之时,教师就会更加清晰如何进行竞评。

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本身必须重视起来“精神”二字,这“精神”指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教师本身的精神世界。要知道,肯定是精神的,爱是精神的,以上谈到的形式所包含的内容是属于精神的。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修心的过程,教师本身要让自己修炼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当教师的灵魂契合真善美,是可以撼动尚在成长中的稍显稚嫩的,与成人相比显得纯净明洁的学生的灵魂的。当两者同频共振时,教育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