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师风建设-----王伟
(2023-06-25 17:44:57)践行师德师风建设
沧海横流,星移斗转,我在不知不觉中已年过半百,任教数十载,从教以来我一直践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工作。
在多年教育教学中,我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德育人,传播正能量,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一大,开国大典等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于是,同学们也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
同学们通过学习四大发明,都江堰,长城,故宫等伟大建筑,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我们更加明白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邱少云、黄继光、邓稼先、钱学森等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不仅对孩子们爱党和爱国起到教育作用,还以身作则的进行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劳动教育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建设人才。
作为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首先自己要乐学善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习的带头人,潜心教书育人,于是,我认真学习,积极备课,广泛阅读。如《史记》《老子》《羊皮卷》《南渡北归》以及李镇西校长和朱永新教授的文章。同时,我还认真写工作日志,写读书心得,写教学体会和反思,这样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写作能力,光学书本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先后去过,杜郎口中学、彭城中学、合肥168中学、合肥45中学、合肥八中、阜阳一中等名校,拜谒名师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汇贤要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即促教,以生为本,开展教学。
教育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要有爱心付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我们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特别多,更需要关心陪伴和爱护,于是,我经常了解每一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爱好,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给予他们及时的沟通和帮助,金祥、单洪涛、杨天赐等同学家庭特别困难,我给他们提供资金,衣服,食品的帮助和精神鼓励,虽然不是太多,但是能解燃眉之急,缓和他们家庭的压力,他们不负众望,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子。陈康健读初二时一段时间里,头痛心痛,而当时他的父母正开着大货车行驶在去青海的高架公路上,实在不能及时回来,于是我打通内科专家李孟峰院长的电话,开车给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他患有慢性心肌炎,非常危险,在李院长等医生的精心治疗,康健很快得以恢复健康,这也彰显了李院长医术精湛,名副其实,这也以实践行动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心教育。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自然,珍爱生命,这样也为我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友谊打下基础,因此,我工作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是春色满园,百花齐放。
几十个春秋,我和团队精诚合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及倩倩(中科大博士后),王凡(中央财经大学),单洪江(厦门大学),单洪涛,金祥,付才华,李金龙,王尚,戴鹏,陈琳娜,李建斌,杨天赐,陈佳乐等一批批优秀人才。
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每逢教师节和春节,有许许多多的弟子打电话,发信息,送祝福,我欣喜若狂,有时候竟然热泪盈眶,这正是多年教学最大的收获和成功,这也是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我将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教师事业,教育事业,为汇贤中学的美好明天继续尊师道行师风,努力奋斗。